第261章 更名易俗,设天工院!【求追订】

类别:历史 作者:灵灵吼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5/18 15:21:23

藤野樱子跟着杨怀忠进入寨子,发现不论是守门的将士,还是路上碰到的人,都主动跟杨怀忠打招呼。

‘看来主人在这里的地位比樱子预想的还要高呢。’

藤野樱子高兴地想。

在卫城举办集体婚礼的当夜,她便跟杨怀忠同房了。哪怕她心中仍惦念着家人,却也认可了杨怀忠丈夫的身份,这才按照日国习俗,改称之为主人。

百户所级别的寨子并不大,杨怀忠很快就来到他家门前。

他松开藤野樱子的手,笑道:“樱子,这就是俺的家,今后也是你的家了。”

藤野樱子大概能猜到这话的意思,便仔细打量起眼前的房屋来。

只见房屋很简单,就一个正屋加左右两间厢房,连院墙都没有,且房屋也是土木结构,搭造厢房的木头甚至是未经处理的原木。

讲实话,这房屋是比不上藤野樱子家的,但看看周围其他房屋都只有一个厢房,正屋也相对较小,她便觉得挺好了。

于是冲杨怀忠笑着点了点头。

两人进屋,杨怀忠简单的介绍了一番,便让藤野樱子呆在家里,他则去见百户官。

虽然他如今已是百户所二把手,但对上官的恭敬、礼仪还是得有,出远门回来去拜访、汇报一番是应当的。

杨怀忠家离百户官厅没多远,而百户官家则跟官厅是一体的,可比他家气派多了,是寨子中如今唯三有院墙的建筑——另外两栋带院墙的建筑是武库和粮库。

百户官是杨怀忠本家,叫杨德明,四十来岁,其貌不扬。

“麾下拜见百户官!”

“怀忠回来了?”杨德明面对杨怀忠时并无上官威严,讲话语气很亲切,“这次去选的婆娘可合心意?”

杨怀忠想到藤野樱子的样子,一笑道:“俺第一个选,选的自是合心意之人。”

“合心意就好——你既娶了日国小娘为妻,有件事便得抓紧办。根据上面的意思,凡日国女子嫁我大明将士,便为国人,须得改汉家姓名,循汉家风俗。”

“要让人循俺们的风俗需要时间,不过姓名却可现在改。你那婆娘叫啥名儿?可想好改成什么名儿了?”

杨怀忠沉吟着道:“俺婆娘日国名字叫藤野樱子,樱桃的樱,名字便取单字樱好了,但姓啥俺还没想好。”

杨德明提议道:“俺们山东不是有个滕县么,还有不少姓滕的,不如让你媳妇改姓滕?”

“滕···滕樱?倒是不错的名字,俺就定这个了。”

“那明日你带着婆娘去找邵总旗,给她入籍。”

“是。”

听两人言语,显然都是识字的。

杨怀忠算是卫所二代,老朱重视教育,卫所也是办了学堂的,故而杨怀忠少年时学了一些字。

至于杨德明,既能成为百户官,总要看公文,自然也识得一些字。

最主要的是,这三四年来,朱元璋受刘宽带来的后世信息影响,更加重视对将士的“教育”。故而,如今各百户都派遣了专门负责教育的将官,要求上下将士都需识字学算。

由此,杨德明、杨怀忠这样本就有一定识字基础的,如今不仅能读懂简单的公文,甚至都可以自己写信、写公文了。

聊完杨怀忠的家事,杨德明又道:“还有一件军务——上面计划春耕之后便令岛上虾夷诸部归附朝廷,若有不服的,咱们得负责征讨不服。”

“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需要你带一小队探子,进一步探明俺们百户所周边五十里内的虾夷部族情况,为朝廷之事做准备。”

杨怀忠虽然希望跟妻子腻歪一段日子,却也知道军令如山,当即抱拳道:“麾下领命!”

杨德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本来该摆顿酒宴,为你接风洗尘的,不过你家中还有娇妻等着,便改日吧。”

杨怀忠笑了笑,再次抱拳:“那俺便回去了。”

“去吧去吧。”

杨怀忠回到了家,发现厨房烟囱在冒烟,进去一看,发现藤野樱子正在烧火做饭。

他进去了,乐呵呵看着,只在藤野樱子需要时,才告诉她油、盐等物在哪里。

藤野樱子做了一锅粥,又蒸了一盘腊肉。杨怀忠见状,则又从罐子里掏出了一碟腌菜。

两人回到屋里时,屋中已经因为火炕加烟道的设计暖洋洋的了。

虾夷岛二月份依旧寒冷,甚至会结冰,因此两人便在炕上吃饭。

等吃完饭,藤野樱子收拾了碗筷,又去烧了一锅热水,舀了一木盆的水给杨怀忠洗脚。

杨怀忠还是头回有这等享受,不禁舒服得直眯眼,觉得这日国小娘真是娶对了。

待缓过劲儿来,他便道:“娘子,你嫁给了俺,以后就是大明人,根据大明的规矩,你得改个汉名儿。”

说完,见藤野樱子仰着俏脸满眼迷茫,他便比划起来。

“藤野樱子,不要了。”他摇着头,随即指向樱子,道:“你以后叫——滕樱,滕樱,记住了吗?”

樱子勉强明白,指着自己试问:“滕樱?”

“对,滕樱,闺名樱子。”杨怀忠咧嘴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

···

大明京师。

这天下午,刘宽好好地在科技司职房看着书、喝着茶,却又被老朱叫到奉先殿议事。

且朱标也在。

待刘宽行礼后,朱元璋便开门见山地道:“刘宽啊,自年初二看了你放的那些个视频,咱便觉得还得对科学、科技、匠人更重视些。”

“咱已经决定,在中枢设立天工院,招揽天下善于工造、奇技淫巧之士,专门负责研制一些重要物事,比如你说的那什么内燃机。”

“不过此事咱还只有个粗略的想法,也不知是否合适,你对此事有何建议?”

天工院?

老朱居然取个这么秀的名字,看来年初二放的机器狼群、无人机蜂群等视频把他刺激的不轻啊。

刘宽心中嘀咕了两句,便道:“敢问陛下,若设天工院,其级别如何?”

朱元璋道:“暂定与翰林院、太医院同级别吧,其主官为正五品。”

刘宽想了想,又道:“陛下,如今科技司下辖的诸多局、所、项目组本就主要负责各类研发任务,朝廷再设天工院,二者职能该如何界定?”

朱元璋这次没回答,而是皱着眉头沉思起来。

这时,朱标出声道:“父皇,而今科技司下辖诸多衙司,已然有些臃肿。且其所行之事,于大明而言又相当重要,若依旧为工部下属衙门,难免有些名不副实。”

“因此儿臣建议,不如直接让科技司独立于工部之外,更名天工院!”

刘宽还在琢磨着朱标的建议呢,老朱已经拍大腿了。

“妙啊——标儿你这提议着实不错,如此既避免了科技司与天工院职能重叠,又可表明朝廷对科学、科技、匠人更加重视。”

“刘宽,若将科技司改为天工院,依旧由你任院正,品阶也可再往上提一提,便定为正四品。你觉得如何?”

刘宽道:“陛下,其实类似后世各国皆有类似天工院的部门。”

“哦?”朱元璋听了很高兴,“这岂不说明咱设天工院乃明智之举?这后世新朝天工院叫什么名儿?”

“回陛下,后世新朝类似的部门其实有两个,一个叫做科学院,另一个叫做工程院。”

“科学院主要负责研究各种自然科学道理以及其应用之法;工程院则主要负责研究各种工程技术,以及研究各种工程的实施办法。”

朱元璋沉吟着道:“你是想让咱也将天工院一分为二,改为科学院与工程院?”

刘宽道:“目前倒不必如此——因为大明重视自然科学才三四年,基础尚且薄弱,没多少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便是成立科学院,也不过徒有其名。”

“微臣只是觉得,若设天工院,当将后世的科学院、工程院都囊入其中,又有所区分,如此既可避免衙司空置,又可为日后大明分设科学院、工程院打下基础。”

“你说的倒也是。”朱元璋先点头,随即一笑道:“咱若任命你为天工院院正,这天工院下属部门如何设置,自然由你建言。”

听老朱如此放权,刘宽对主持天工院之事便更有信心了。

随即拱手道:“陛下,大明若要加速发展科技,还需办另外两件事。”

朱元璋问,“哪两件事?”

第二更

晚安~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