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
鲁三奇道,“派人进去查看一番就知道了。”
宋忠点头,随即安排起人手来。
当然,他也没忘记再另外安排一部分巡警,将这段暗渠连通的出口都堵住。
中国有着悠久的大城修筑历史,如京师(南京)这样的大城,往往在建造时便会留下足够排涝的沟渠。
且既有明渠也有暗渠,明渠相对较小,暗渠反倒更大一些,甚至可以容人在其中行走。
应天府冬季雨水较少,因此暗渠中并无多少积水,巡警们在宋忠等警官的安排下,分成多个队伍,从多个入口同时进入其中排查。
六扇门的特种警犬亦由铜牌捕快带着进入其中引路。
不过半个小时,双方便合力抓住了藏身于暗渠巢穴中的一伙人贩子,并将失踪的七名孩童都解救了出来。
方孝孺、李氏作为走失孩童家长,自然没回去,而是闻讯来到附近悬着心等待,便连十岁的方中宪也在——他认为妹妹走失主要怪他,心中愧疚之下,自是一点困意没有。
方明淑被巡警从暗渠中抱出来时,小脸儿脏兮兮的,发髻也散乱了,便是身上绸缎面棉袄都给人贩子换掉,以免转移时被人注意,这就让方明淑看起来跟个小乞儿一般。
“淑儿!”
瞧见女儿,李氏流着泪喊了句就冲上去了,从巡警怀里接过了方明淑。
“娘亲,呜呜呜,我被坏人抓走了,好怕。”
方明淑原本只是瘪着嘴,此时见到母亲却是再也忍不住,呜呜大哭起来。
方孝孺走过来将妻女搂在怀中,也是眼眶红润——真是惊险啊,差一点他的女儿就要被人贩子拐走了!
方中宪也过来拉着方明淑的手,依旧自责,“都怪我不好,若我不买东西,妹妹就不会丢了。”
方明淑却似乎一下懂事很多,抹了抹眼泪道:“不怪哥哥,是我太笨,被坏人骗了——那坏人先用一个漂亮的兔子灯把我引开,又说爹爹在巷子里等我,我就被骗了。”
大约是觉得自己太笨,说到这里,方明淑满脸的不好意思。
方孝孺道,“淑儿,吃一堑长一智,日后可莫要再跟陌生人走了。”
“嗯嗯。”方明淑连连点头。
与此同时,其他走丢孩子的父母也都是抱着找回的孩子喜极而泣。
幸运的是,大约是人贩子将拐走的孩子当成了货物,并未加以伤害,而巡警抓捕又十分成功,七个孩子基本安然无恙,至多是受了点皮肉伤。
虽然如此,可方中宪想到自己差点弄丢妹妹,将一辈子活在自责懊悔之中,心中便对这些人贩子无比痛恨。
他看着那一个个被巡警绑着拉出暗渠的人贩子,见里面竟然还有穿着绸缎面棉袄、形貌富态亦是富贾的人物,心中就更恨了,觉得这些人必然不是第一回作案。
“爹,这些人贩子官府会如何判处?”
方孝孺是背过《大明律》的,他亦恨这些人贩子,闻言道:“若按修改前的《大明律》,凡拐卖大明妇女儿童者,杖责一百,至少流放三千里,徒刑三年。”
“而在拐卖过程中,若有虐待妇女儿童,致人伤残或死亡者,凌迟处死!”
方中宪早就注意到,被救出的孩子都没大事,不禁道:“如此岂不是说,这些人贩子可能只判处三年徒刑就没事了?”
流放和徒刑其实是一起的,就是将犯人押送某处无偿为国家干多少年的活儿,基本上以在边疆屯田、放牧为主。
所以流放三千里的三年徒刑,只要能坚持到地方,又坚持三年,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方孝孺道,“杖责一百后,这些人即便经过一些治疗,想坚持到边疆也不容易。”
“另外,根据朝廷最新修改过的《大明律》,这些人贩子应该会被流放南洋或美洲。”
方中宪眉头皱得更紧了,“儿子听说南洋、美洲都是好地方,将这些人流放过去,岂不是便宜了他们?”
方孝孺也觉得便宜了这些人贩子,道:“为父会上奏,请朝廷更改此律例,让这些恶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说这话时,方孝孺语气平定却坚定。
另一边,已经在府中守夜的刘宽,因关心此事,便让阿荣在外打听。
因此孩子们被救出后没多久,他便得知此事了,随即忍不住问陪他一起守夜的朱蕙兰,“娘子,按《大明律》,这些人贩子会怎么判处?”
朱蕙兰道,“杖责一百,流放三千里,至少徒刑三年。若有致人伤残、死亡者,凌迟处死。”
刘宽听了,忍不住嘀咕,“怎么感觉这《大明律》跟后世差不多,对人贩子处罚力度不太够呢?”
因为后世拐卖妇女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点,故刘宽也对相关律法进行过了解。
记忆中似乎是至少五到十年的有期徒刑,情节越严重徒刑越长,特别严重的会判无期乃至死刑。
说起来死刑已经是后世新朝最重的刑罚了,不可能如大明一般搞凌迟——而凌迟也是大明对个人的最重刑罚。
至于说夷族,人贩子大多没人性,未必在乎亲族。且人贩子亲族也未必知道其所行之事,夷族也就没被古人用在人贩子身上。
但若只是流放徒刑,刘宽感觉太轻了。
尤其是这些人极可能会被流放到美洲、南洋去,说不得几年之后刑满释放还能在海外发财,摇身一变成为大富翁——想到这儿,刘宽心里就膈应。
他如今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啊。
要是若雪、平安被拐走了,再也找不到,他非疯了不可。
‘或许该跟老朱提一嘴,加重对人贩子的惩罚。对了,初二老朱一家子又要观影,干脆找个相关电影给老朱看。’
年初二要放的视频、电影刘宽本来已经准备好了,如今既然决定更换,便去拿来笔记本电脑,边守夜边找合适的电影或者视频···
···
辞旧迎新。
一转眼便到了洪武二十年正月初二。
这天刘宽带着朱蕙兰、苏采薇和一双儿女一起到宫中参加老朱家的观影午宴。
不知是否因为其他人都期待着观影,几乎都很早到了大善殿,便让刘宽一家又成了最后到的。
他带着家人给老朱、马皇后行礼,顺带拜年。
“微臣给陛下、皇后娘娘拜年,祝万事如意、安康喜乐!”
朱蕙兰、苏采薇是跟刘宽一起说的,只不过称呼有所不同。
随后才是刘若雪、刘平安。
只见两个孩子穿着一身喜庆的红色绸缎面棉服,因为太厚,圆滚滚的,跪拜时仿佛两个喜庆的小包子。
“给陛下(外公)、皇后娘娘(外婆)拜年,祝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诶,这俩孩子真乖巧,看着就有灵气。”朱元璋喜笑颜开,似乎比被自己孙子拜年都高兴,“平安,上来让外公抱抱。”
刘平安看了朱蕙兰一眼,见朱蕙兰点头,这才起身上去。
马皇后则笑着道:“若雪,到我这儿来。”
苏采薇忙道,“不敢让若雪烦扰皇后娘娘。”
马皇后道,“这有什么敢不敢的?说起来,你十二岁进宫,在我身边长成大姑娘,也算是我半个女儿,如今更是跟蕙兰成了姐妹,这若雪跟我外孙女也没什么区别。”
苏采薇还想再说什么,刘宽便先一步道:“若雪,皇后娘娘认你当外孙女了,还不赶快谢恩?”
若雪很机灵,又很听刘宽的话,立马拜道:“外孙女若雪谢外婆恩典!”
老朱、马皇后先是微愣,随即都哈哈畅笑起来,然后马皇后就冲刘若雪招手,“若雪快到外婆这里来。”
老朱则道:“此事口说无凭,等翰林院和礼部开衙,咱便让他们拟写诏书,准备玉册,册封若雪为郡主,正式认下他这个外孙女。”
刘宽当即拉着朱蕙兰、苏采薇一起拜谢,“谢陛下、皇后娘娘恩典!”
他刚才其实是耍个小心机。
刘若雪是苏采薇所生,在家中与刘平安没什么区别,可出去了,将来长大了,区别可就大了——不仅有嫡庶男女之别,更重要的是一个有朱家血脉,另一个则没有。
刘宽来自后世,又宠爱女儿,自然不忍见女儿与儿子间的差别越来越大。
若以刚才就大胆抓住马皇后的话由,给刘若雪讨了个更好的身份。
待刘宽、朱蕙兰、苏采薇入座,老朱便下令开宴。
在宫人上菜时,他便道:“刘宽,这次你该准备歌曲视频了吧?咱要跟外孙、外孙女一起看。”
此时此刻,殿内老朱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加一起都有十几个了。
刘若雪、刘平安能获得与老朱、马皇后同座(实际是站着)的殊荣,自然是羡慕坏了下面的一众同辈们。
刘宽见此也很高兴。
听老朱问,他便起身道,“回陛下,这次确实准备了六首歌曲的视频合集。”
说完爽快地将平板送上去。
第二更。
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