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老朱一家看哪吒,借道建藩【求追订

类别:历史 作者:灵灵吼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5/18 15:21:23

朱檀见自己一通马屁竟惹得朱元璋不高兴,既疑惑又郁闷。本来他还准备了后续马屁的,如今也不敢说了。

随后,老朱一家子又议论了会儿,刘宽便在朱元璋示意下,调出准备好的动画电影播放。

待影片前面的出品方动画一一过去,电影名字出现在屏幕上,让一众年纪较小的皇子、皇孙,乃至朱檀、朱雄英这样才长大没几年的,都露出惊喜之色。

因为这赫然是他们之前看过的一部动画电影的续集——《哪吒之魔童闹海》!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等年长之人虽然对以传统神话角色为主的动画电影没那么大兴趣,却也耐心地陪孩子们看下去。

结果是越看越入神,神色也跟着电影剧情不断变化,可以说整个人都沉迷进去了。

私下里已看过三遍哪吒2的刘宽见此露出了然的微笑。

讲实话,他最初下载到这部动画电影时,以为顶天了就跟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水平差不多。

毕竟娱乐圈影视剧续集往往一部不如一部,几乎成了常识。

结果私底下看头一遍时大受震撼——后世其他人观看时感觉如何刘宽不知道,反正在他看来,哪吒2在动画特效、整体美感、视觉冲击等方面都超出了第一部不少。

就连影片的精神内核,也在亲情、友情、勇气包裹下的“逆天改命”,升华为“守护苍生”。

同时,第一部中那种幽默诙谐的对话、令人捧腹的小剧情也延续了下来,打斗戏更是精彩纷呈。

整部电影长达144分钟,两个多小时,可当电影结束时,上至老朱,下至才四五岁的二十三皇子朱桱(后封唐王),都是一副意犹未尽的神色。

他们虽然不像刘宽那样阅片无数,对这部影片有着诸多细节上的欣赏,却也觉得这部片比哪吒1还要好看。

“老师,咱大明什么时候能制作出这样的动画电影?”朱雄英回过神后忍不住问。

刘宽略微无语,“我哪儿说得准?这部动画电影在后世应该也属于业内顶尖水平了,是有成熟的动画工业体系作为基础才完成的。”

“大明如今连照相机、照片都不知需要多久才能发明出来,更不要说制作动画电影了。”

朱雄英道:“我记得老师曾讲过照像原理,其难点便是在感光材料。”

“咱大明如今已经在为化工业打基础,橡胶也在云南、南洋等地扩大种植,想来要研制出照相机和胶片也用不了几十年吧?”

刘宽想了想,道:“如果化工业发展顺利,二三十年内或许就能研制出照相用的胶片。”

“而若只是进行简单的照相实验,其实以现在条件,已经可以开始尝试了。”

朱元璋听着刘宽和朱雄英的讨论,原本认为,他活着的时候肯定是没法见到大明朝的照相机和照片了,没想到刘宽后面话语一转,竟然又说可以。

他当即道,“既然可以进行照相实验,天工院为何不设立相关研究项目?”

刘宽解释道:“陛下,微臣所说的简单照相实验,是利用锡板等感官材料替代胶片——这样得到的影像粗糙模糊还不如素描,且目前也无法冲印成照片,几乎没有实用价值。”

“所以,微臣才准备等咱大明能研制出照相胶片材料,再设立照相机相关的研究项目。”

朱元璋又问,“这照相的研究项目莫非需要很大资金投入?”

刘宽琢磨了下,道:“倒也不需要太多。”

听此,朱元璋笑道:“那你何必非要等到那什么胶片材料出现?现在开始研究,将来能实用的照相机不就能早一日问世嘛。”

钱是朝廷的,也可以说是老朱家的,既然老朱都不心疼,刘宽自然更不会心疼——他也希望使用照相机能早日问世。

于是干脆地应道,“是。”

随后,老朱一家子又讨论了好几分钟哪吒2中有意思的剧情,朱元璋这才起身,道:“和去年的规矩一样,十二岁以上的皇子,还有雄英刘宽,都随咱到偏殿议事。”

说完当先离开。

朱标、刘宽等人像一条尾巴样跟了上去。

偏殿虽然之前无人,可早已布置好暖炉,并不让人觉得冷。

朱元璋示意众人入座后,便道:“去年老六、老七都通过了文考,今年将要到海外就藩;老二、老十也积累了足够的功劳,只需在今年八月十五后通过文考,便可明年出海建藩。”

“所以,今日咱们不谈别的,就谈谈你们四个的就藩之事。”

“老七已经决定前往印度次大陆的西南建立藩国,至于老六,之前只说想去南洋,却未确定具体在哪里就藩,如今该有想法了吧?”

朱桢起身,抱拳道:“回父皇,儿臣决定到苏里曼丹岛南部沿海的马辰建立藩国。”

朱元璋闻言走了下来,到南洋诸岛的大舆图前看了看,随即转身道:“当年咱曾说过,海外藩国止于南洋诸岛以南。你若在这马辰建藩,将来便只能向南发展了。”

朱桢道,“儿臣本就是想在将来配合朝廷大军一起拿下爪哇诸岛,然后再向澳洲大陆发展。”

朱元璋如今见识也很广了,闻言道:“你想建立一个海洋国家?”

朱桢道,“在妹婿来大明之前的后世,仍以海洋运输为主,可见海洋国家大有前途。”

朱元璋:“你倒是有想法。”

接着朱元璋便看向朱樉,问:“老二,你想到哪里就藩?”

朱樉对就藩的事都想几年了,自然早就想好,闻言不假思索地道:“儿臣想去南美。”

“去那么远?”朱元璋皱眉。

朱樉故作委屈道,“父皇,如今离大明近的好地方要么不能就藩,要么就是被先就藩的兄弟们选去了,儿臣想选个好点的地方也只能去南美了。”

朱元璋哼道,“咱看你就是想跑得远远的,好让咱管不到你。”

朱樉讪笑,“哪儿能呢?儿臣不是携带着电报机么,保证每日发一封电报,给父皇、母后请安。”

朱元璋闻言失笑,“还每日一封电报——你要真那么用电报机,两部也不够你用几年的。”

“也罢,你到底是三十好几的人了,既然想远离咱,咱也不留着你,只望你将来去到南美后能牢记历史教训,不要胡作非为,好好经营藩国。”

朱樉应道,“儿臣谨记。”

“老十,你想就藩哪里?”朱元璋又看向朱檀。

朱檀对海外建藩之地也早有想法,同样不假思索地道:“父皇,儿臣想去北美。”

朱元璋道,“朝廷如今可是在北美沿海建立了不少卫所,你要到北美就藩,只怕得登陆后往内地发展才行。”

朱檀起身,却是来到中美洲舆图前,双眼闪动着狡黠之色,问:“父皇,自洪武十八年朝廷设立玄关卫,如今已在巴拿马地区经营五年之久,想必在其东海岸应该建设有船厂,并造有海船吧?”

“这是自然。”朱元璋先给了答案,随即问:“你问这个作甚?”

朱檀笑道,“儿臣想的是,先率领就藩船队至玄关卫西海岸的港口,随后下船穿过玄关卫到东海岸,利用留在西海岸的海船置换玄关卫在东海岸的船。”

“换乘海船后,再北上北美洲,至此处建立藩国。”

说话间,朱檀又来到北美洲舆图前,指了指后世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处。

听了朱檀这番话,包括刘宽在内的所有人都愣了愣。

众人都没想到,朱檀就藩思路竟如此奇葩——竟从朝廷经营已久的卫所借道,跑到北美洲的东南沿海去。

随后便有不少皇子觉得被打开了思路。

比如说刚15岁的肃王朱楧,以及刚13岁的庆王朱栴、宁王朱权,便都看向了埃及和欧洲。

此时三人心中几乎都涌现同一个想法:待晋藩和西海卫经营数年,于那地中海建了船厂、造了海船,他们岂不是也可借道晋藩、西海卫,免去绕行非洲之苦,直接去欧洲建藩?

朱樉、朱桢也想到了这点。

两人想的是,就算不能借道晋藩直接去欧洲就藩,也可以学朱檀借道玄关卫,到美洲东海岸去呀。

但朱桢觉得,他既已选定了建藩之地,之前一年让幕府做的诸多准备也都具有针对性,如今再更改却是得慎重些。

在诸皇子思绪潮涌时,朱元璋笑着道:“你小子倒是好算计——玄关卫在东海岸造海船多不容易,和你置换西海岸的船,岂不是让你占了大便宜?”

朱檀道,“儿臣怎敢让朝廷吃亏?实在不行,儿臣可以将留在西海岸的船卖给朝廷,然后租借玄关卫在东海岸的船去就藩。”

朱元璋道,“看来你是铁了心要这么做了?”

朱檀抱拳躬身,“还请父皇成全。”

“也罢,难得你想出这么个‘借道建藩’的策略来,咱就成全你。至于具体如何借道,海船如何置换或者说租借,咱们以后再仔细讨论。”

朱檀其实对朱元璋是否答应此事并无太大信心,因为印象中朱元璋对他们这些儿子都比较专断,如今听朱元璋竟真的答应了,他不禁大喜,作揖拜道:“谢父皇!”

朱元璋摆了摆手,又回到了座椅上。

“接下来,趁着刘宽今日有闲,你们四个对就藩之事还有什么疑问,都可向他咨询,咱和标儿也可帮忙给些建议。”

朱元璋这话才落下,便见朱樉起身道:“父皇,儿臣也想借道玄关卫,到北美东部建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