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南浦岛

类别:都市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6/06 12:34:25

“六月份要算提成的有菜心14060斤,空心菜3276斤,苋菜983斤~”

“另外,德良和贵慧是11号开始收菜,10号前德海和赵玉收了840斤;11号~27号,四个人合计收了11125斤;

28~30号,戚永锋和黄娟采收了2095斤,983斤苋菜也是他们……”

一觉睡醒后,李秀就拿着小本本给陈家志检查,陈家志也认真看了看。

840斤*0.03=25.2元;

11125*0.03=333.75/4≈83.5;

敖德海夫妻:83.5*2+25.2=192.2,29.5*8+29*8=236+232=468

合计工资提成:660

敖德良夫妻:83.5*2=167;22.5*8+22*8=356

合计工资提成:523

戚永锋夫妻:2095*0.03=62.85+983*0.03=92.34;26天*8+25.5天*8=412

合计工资提成:505。

戚永锋还单独有个去卖菜的补贴:18天*15=270元。

以及四个临时工,每人约6天,一共192元,金凤和小霞还各有6元加班工资。

总共的工资和提成支出是1892元,当然,还没算奖金。

其它支出没具体统计,但存折里有2.6万,家里也再次有了7000多元现金。

投入再大,余钱也慢慢的多了起来~

……

一口气看完,陈家志感觉人都精神了,他给李秀比了个大拇指。

“算得很仔细,没有错,很厉害了。”

“呼~没错就好。”

李秀也松了口气:“我前后算了好几遍,就怕哪里给人算错了。”

“嗯,辛苦了,下午你在家里多休息一会儿,听会儿音乐,晚点出去走一圈就行了。”

“今天要栽苗~”

“没事,德海会看着的。”

“那我去村里买点灯心草喝茅根之类的,回来煲鸭子汤,可以清心降火~”

“你什么时候会这个了?”

陈家志有点惊讶,南浦岛上有三种传统作物:马蹄、茨菇、灯心草。

马蹄糕是村里很多人家都会做的美食,陈家志印象深刻,但要到冬至前后才有卖。

马蹄学名荸荠,现在还才刚栽苗,村里除了水稻和菜田,最多的就是这玩意了。

李秀笑道:“赵玉给我说了下,我想试试。”

“我陪你一起去买吧。”

“好呀,你好久没带我出去了,骑车吧,走路太热了。”

一说到要出门,李秀就表现得很兴奋,自从来了东乡菜场,她就很少出去,就是村里都没去过几次,陈家志一说要一起,她就忙不迭安排了起来。

洗脸,换衣服,拿草帽~

近年来花城番禺发展迅速,但南浦岛不在此列,它自带节奏,不温不火,乡风依然。

村里一些村屋极为简朴,只能遮风挡雨,遍布河沟的田野,滋润出了许多鱼虫生物,引来了更多的鹭鸟,转换着忽动忽静的姿态在水田中觅食。

在传统的作物之外,菜蔬、石榴、芭蕉、花卉等等也在快速抢夺生存空间。

“家志,那是什么花?”

一车两人,李秀指着村口一棵大树,树高近二十米,冠幅巨大,满树的红花鲜艳夺目,尽情绽放。

“凤凰木,花城很多这种树,也叫火树。”

“真好看。”

“嗯,花城有很多好看的花。”

“我们这是去哪?”

“桔树村。”

出了菜场已经有一会儿了,环境对李秀来说,开始变得陌生。

桔树村是南浦岛最早开发的村落,有居民小区、有学校、有商业街~

距离东乡菜场也就不到两公里远,但李秀从未来过。

超市、音像店、糖水铺、便利店、会所、烧腊档、港式茶餐厅……

李秀逛得乐不思蜀,却又不知道该买什么。

但有陈家志呢。

他拉着有些茫然的李秀,来到了茶餐厅。

吧台里的服务员留着一头时兴的港风短发,穿着复古的衬衫和潇洒的牛仔服,在当下看起来很时髦,相比之下,陈家志和李秀的穿着就有点土不拉几了。

“两位要点什么?”

“两杯杨枝甘露。”

“一共24元。”

服务员没动,等着两人付钱,李秀听了价钱后,手指就扯住了陈家志衣角。

陈家志摸出了钱,干脆的付了。

“麻烦快点。”

“好的,稍等。”

服务员略微有点诧异,两人的肤色偏黑,穿着一般,一旁的自行车上还挂着草帽,一看就是普通的劳动者,没想到舍得花钱消费这么贵的甜品。

杨枝甘露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江风靡一时,后又传到内地,这会儿是妥妥的轻奢甜品!

两人找了个位置坐下,周围都是时髦的男男女女,时不时的还打量着他两,眼神里透露出一句话:哪里来的土老帽?

李秀很是拘谨,小声说道:“家志,太贵了!”

两杯那啥玩意就要24元,在李秀看来就是天价,那能买多少斤肉了。

陈家志笑了笑:“没事,尝尝鲜嘛,现在也喝得起。”

没过一会儿,服务员就送上来了两杯用冰镇玻璃盏装着的杨枝甘露,其实也就是芒果、西柚、椰浆、淡奶、西米做成的甜品。

每人还配了一把银色的勺子,突出一个港派精致。

两人都有些不习惯。

李秀还是拘谨,平时都在地里,没来过这么高级的场所啊,看什么都透着一股稀奇。

陈家志则是明明兴致缺缺,但却还要照顾着李秀的情绪。

这是啥啊?

就踏马一奶茶店!

后世各个商场里都有好几家。

他不喜欢喝,但架不住儿子儿媳喜欢,经常点什么霸王别姬、沪上阿姨……

嘿,儿媳孕期都还在喝,所以他记住了,李秀肯定也能喝。

“尝尝怎么样?”

李秀拿勺子舀了勺放进嘴里,眉眼渐渐弯了起来。

“酸酸甜甜的,好喝,就是太贵了,你也尝尝~”

陈家志尝了一口1994年的杨枝甘露,在这酷暑的天里,喝一杯这个确实挺舒坦,而且料很足,应该都是真材实料。

能不好吗,一杯12元嘞!

放后世得卖上百元了。

没想到他也是那啥…啥…小布尔乔亚了。

对,就是这个!

李秀一口一口的吃着,时而微笑,时而纠结,吃太快了舍不得,吃太慢了又惦记着时间晚了,地里还有活和工人呢。

两人花了十来分钟,才又走出了这家茶餐厅。

“回了吧,家志。”

“来都来了,再买点其他东西吧。”

又花了半个小时,两人扫了一大堆东西,买了两只手表、笔记本、杂志、干活穿的汗衫和裤子、磁带~

最贵的是两只海鸥牌的手表,花了400多元。

随后陈家志骑车绕了一圈,在路边摆摊的阿婆手中买了水鸭、灯心草等等东西。

“家志,那个房子好漂亮。”

“等再过几年,我们也买一套。”

“很贵吧?”

“一套可能要二三十万吧,这房子修得挺好,以后就是江景房,居住环境也挺不错。”

“好贵。”

“我们挣的也不少。”

两人看着旁边不断掠过的房子,有高楼,有花园洋房,楼宇线条畅朗,色调明快,前拥清泉叮咚,后临天然河道,群芳缀树,也看到了小区的名字:丽江花园。

陈家志突然觉得南浦岛也挺不错。

岛上很多地方还保留了乡野村趣,关键是农田多啊,不论种菜,还是居住都挺方便。

“决定了,秀,以后在这里买一套房子。”

“啊,真买啊?”

“买!”

“不是要搬家吗?”

“南浦岛那么大,农田也多,再找地方种菜并不难,你想想啊,在这里有套房子,再把老爹老娘接来带娃,再买辆车,随时能回家,那种菜也舒坦啊!”

“那得多少钱啊?”

“再多钱我也能挣回来。”

“我和你一起!”

自行车平稳的行驶在道路上,凤凰木火红的花朵铺满了一地,池塘里的荷花也同样盛开着,水田里有人插秧有人种马蹄,李秀扶着前面男人的腰,戴着草帽,侧坐在后座上,嘴里哼着歌,双腿时不时摆动~

快到菜场时,陈家志去路边小店,买了一大袋绿豆冰棍,5毛钱一根,总共也才花了10块钱。

到菜场后,给底下6个长工,4个临时工一人发了一根,又给二姐和易哥送了去。

都乐呵呵的接了过去。

就连易定干都对他笑了笑,似乎是消了气,“带李秀出去了?”

“嗯,去桔树村逛了逛。”

“买了些啥?”

“手表、磁带、杂志等一些小东西吧,还买了只鸭子和灯心草,李秀在家准备煲汤。”

“还有呢。”

“还一人喝了杯杨枝甘露。”

“啥玩意?贵吗?”

“香江传来的甜品,一杯12元,下次你可以带二姐去试试。”

听到来自香江,又知道了价钱,坐在扁担上哧溜冰棍的易定干和陈家芳都愣了愣,手里的绿豆冰棍瞬间没那么香了。

“嗯~”

陈家芳戴着草帽,遮住了大半张脸,汗水不停地淌,她也很久很久没出菜场了。

“家志,那什么杨枝~好喝吗?”

“杨枝甘露,吃起来酸酸甜甜,李秀挺喜欢的,空了让易哥带你去,别老呆在菜场里,桔树靠河那边挺热闹,还修了花园小区,多去转转,也不远。”

易定干不满了:“说得好像你经常带李秀出去一样,也还不是第一次。”

陈家芳幽幽说道:“我还一次都没有~”

“晚上我就带你去!”

“要收菜。”

“那明天中午去!”

“好~”

易定干说的斩钉截铁,一点犹豫也没有,心里还想着那什么杨枝甘露一定也要点一杯,不,两杯!

聊了没两句,李明坤拿着烟走了过来,招呼道:“家志,冰棍还有多的没?”

陈家志接过烟,把手上的塑料口袋敞开:“拿吧。”

“行嘞,谢谢了哈。”

李明坤只拿了一根,随即就屁颠屁颠的往白燕那里跑。

买的冰棍有多,陆续有其他菜农来讨要,有的想给钱,陈家志也都没收。

不是买不起,只是白天菜农一般很少出菜场,要买什么东西,通常早上卖完菜就带回来了。

偶尔出去,也是在东乡村的墟市买点农副产品。

趁墟也就和其它地方的赶集、赶场差不多,只是各地叫法不一样。

总得来说还是在村里~

还有的妇女孤僻点,可能一周,一个月都不会踏出菜场一步~

晚饭时间,李秀成了妇女群体的中心,都围着她问来问去。

花城,对她们很多人都还挺陌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