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李家的拖拉机,开机了!(为suma丶

类别:都市 作者:羁中马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5/19 03:34:00

刘新军被李龙拒绝的时候,还有点懵。

说实话这些天他也是收了一些低价的蘑菇干的。散货也有,几十公斤的小批量货也有。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他碰到那些人,在刘新军看来,对钱的渴望真的是非常的大,拿到的货虽然算是良莠不齐,但基本上是给钱就卖,让他狠狠的爽了一把。

羊肚菌、黑虎掌菌这样的珍贵菌类,通常情况下只有特定山区才有,平原地带的羊肚菌和山区不一样,价格也略低一些。

所以在把黄磊“骗”走之后,刘新军其实已经进了一批货,但加起来也就和黄磊这一批差不多。

他不甘心被黄磊给超过,所以才会到李龙这里来——找十个散户,不如找一个大户,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他出价不高——或者说,他自我感觉出的价挺高的了,就是前天那个拿着几十公斤货的,他出的最高价也就二十八块钱。

也是看在李龙有个收购站,能够源源不断的收货,所以才会出高价,想要拉住李龙做个长期的合作伙伴。

只是没想到李龙竟然看不上这个价!

那黄磊给出了多少?

口里那边收货最多也就四十,除去运费,自己赚也就是个辛苦钱啊。

黄磊难道能出到三十五?

不可能吧?毕竟先前黄磊相信他的时候,透露过消息——黄磊在口里还有个合作伙伴的,一起赚钱。也就是说这个利润是对半分。

黄磊要出三十五的话,那真就赚不到多少钱了。

刘新军离开收购站的时候还有些想不通。

难道自己打听错了,黄磊不是在这个县收的?

刘新军觉得这个猜测应该是有几分靠谱的,所以便不再这里逗遛,去了汽车站,准备去附近的几个县里转转。

既然这里能收到蘑菇,那么附近几个县说不定也有收购站,也能收到蘑菇。

刘新军离开后,李龙便开始猜测起黄磊的事情来了。昨天黄磊离开,今天就来了一个和他口音相近的人,李龙觉得这之间不可能没有什么关联。

不过他也不想太多,相信黄磊应该会过来再收蘑菇的。李龙打算把这些蘑菇干至少保留个半个月。不过在这之前,他打算去一趟北庭,毕竟蘑菇干已经卖掉了,那么该给那个齐志刚兑现的介绍费,就得给人家给了。

四小队那边,李建国在居民点西南面的盐碱滩上开着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练着技术。

拖拉机后面带着五铧犁,把盐碱地土层翻了起来。有碰到芨芨草、红柳丛的时候,链轨式拖拉机就会冒出黑烟,李建国会加油,但拖拉机实在犁不动,他也不会硬犁,而是调整方向,一点点把硬骨头给啃下来。

老爹李青侠坐在五铧犁上,调整着犁头的深度。他开始也不会,李建国让他大胆的试,拖拉机冒黑烟的就浅一些,拖拉机犁的快就深一些。

反正这一片地方是他和李龙相中的打算重新开垦的荒地,怎么折腾都行。

这个地块差不多有个四十亩,东面是生产队划定正在耕种的条田,中间隔着一道支渠,南面是干渠。

把这里开垦出来,一来是浇水方便,二来这一块地方虽然有小堆红柳灌木,还有芨芨草,但相比较其他地方开垦难度要小一些,正好方便李建国练手。

而且这一块地方中有不少小区域长着苦豆子,这样的地块一团一团的,虽然每一处都不大,就几十上百平方,但加起来就不少了。

生长苦豆子的地方,土质都比较好,所以这一片不完全是盐碱滩,正好方便开发利用。

陆英明等人闲着没事就在这里看着李建国犁地,还有些村里的闲人跟着犁头后面捡着犁出来的那些红柳根、甘草根。

甚至有小孩拿着罐头瓶子捡土里翻出来的虫子,号称“东西南北”的大虫蛹,以及被本地人称为“购夹夹嘴”的蝼蛄。

至于被叫成“跳麻子”的蟋蟀更是最受欢迎的——毕竟鸡吃这个下的蛋多。

据说。

还有就是捡锁阳的,现在李龙的收购站收购锁阳已经不算是新鲜事了,队里有年轻人专门去碱滩上挖锁阳晒干了卖到收购站去。

虽然一公斤干货就几毛钱,但一天挖一两麻袋新鲜的,晒也能晒出来十几二十几公斤干货,卖成钱有近十块,不少了。

这犁出来的锁阳不用挖,更方便。

李建国也不管,来回犁了两遍后,把拖拉机停在地北头陆英明所在的位置,熄火下了拖拉机。

李青侠也下了犁头,他进地去捡甘草根了——自家犁出来的,总不能都让别人占了便宜。

“嘿,这驾驶楼里声音真大,震的耳朵疼。”李建国到陆英明跟前,接过他递过来的烟点着了抽了一口之后,掏了掏耳朵说道。

现在陆英明和李建国两个也已经不抽莫合烟了,主要还是李龙经常说,抽这个莫合烟不好,不利于健康——虽然不管抽啥烟都不好,但这个没烤过的莫合烟危害更大。

现在李龙说话还是挺权威的,无论是李建国还是陆英明都觉得有必要听一听。反正也没让他们两个戒烟,只是换成盒烟而已,而且现在也不是抽不起,那就抽吧。

“那想挣钱不就得辛苦些?”陆英明笑着说,“你看看,就这一会儿功夫,你犁了得有十亩地吧?要按王财迷的价钱,这就是八十块钱到手了啊!”

“哪有那么快,不得把油钱除掉?”李建国反驳着,不过嘴角露出的笑还是压不住。

就是啊,这才多大功夫,就十亩地了。小四轮拖拉机得收四十亩地才能得八十块钱。这拖拉机犁地,都不用出队——就算远点儿,三小队也在附近,不超过两三公里的路。

两个村子加起来得有四千多亩地,这一夏光种麦子的就得有两千亩。而王财迷、许灵山加上三小队那台破拖拉机,分这两千亩,自己至少能分得一半——主要是现在有不少人已经过来预约了。

李建国人气很旺,认识的人遍布整大队。毕竟他上过初中,在这地方刚开垦的时候算是人才。统计田亩的时候这一片他每个小队都走过,认识的人可不少。

所以在知道李家买了新拖拉机后,认识的都过来找他想让他给犁地——谁也不愿意犁地犁一半,拖拉机坏到自家地里。

这事情几乎每家都发生过,不算啥稀罕事。

但有新拖拉机,谁不想用呢?

就连梁文玉也过来看了大姐夫的拖拉机后,说他们队里也有人想让李建国到时过去犁地。

好在距离都不算远,马车还需要绕行,拖拉机直接就能从地里过去。

这么一估算,就直接找上来的人各家的麦地加起来已经近千亩了。

“这麦子已经快黄了,离收割也就个把月。”陆英明说道,“我也得准备弄拖拉机收割机了。今年我打算去呼县收割麦子,挣一笔再说。”

“那咱两家麦子就交给女人了。”李建国到时也是要割麦子去了。虽然割完麦子他要开拖拉机四处犁地,但收割麦子这一季的几千块钱,他也不打算放弃。

弟弟能干,给李建国很大的压迫感,他可不想让李龙拉下去太远。

虽然李龙给李建国的机会多,说实话他就是躺平不努力,也能一直把好日子过下去。

但这可不是李建国的风格。

有几个人走进了犁过的盐碱地,看着李建国犁地的效果,看完后,又来到了李建国跟前。

“大强他爸,咋样?”李建国对着陶建设说道,“合格不?”

“合格合格,可比王财迷犁地深多了。”陶建设抽着自己带的烟锅子,拒绝了陆英明递过来的卷烟,感慨的说道:“犁这么深,那地里的草根虫子啥的,就都晒上了。要是犁的麦茬子,那麦茬子被压的深,也不影响种子生长,多好!”

大家都知道这是在说王财迷,但没指名道姓,就算王财迷在跟前,也说不了啥。

这两天王财迷发狠,在大修自家的拖拉机。他以前知道自家的拖拉机有种种毛病,只不过能拖就拖,能缓就缓。

毕竟大修是要换许多零件的,自己淘换过来的零件不一定能用,有些得换新的。

他舍不得。

但是现在如果不换的话,队里大部分人就找李家犁地了,他的地位保不住,钱赚不上,怎么可能甘心?

想要挽回其他人的心,那就得让拖拉机犁地的时候有所变化,不能时不时的就坏掉,那样就算和他关系好的,也不乐意选他了。

论做人,李建国和李龙可比他成功多了。以前大家是没得选,才只能选他。现在李家有新拖拉机,王财迷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这几年李家的猪肉可不是白吃的——每年冬天杀年猪,李家的杀猪菜油水最大。

而队里找李建国借钱的,三五十以下,人家也从来没有犹豫过。

作为建村元老,李建国本身在村里就有着非同一般的号召力,如果最初不是他不想,争一争队长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有了拖拉机,虽然李建国没明说,但和他关系不错的那些人,还有那些嫌麻烦的人,自然是希望用李家的新拖拉机来犁地。

王财迷以前并不是不自知自己在队里人心目中的形象。

只不过没有威胁,他也知道队里人不得不找他——许灵山根本就不算威胁,那家伙连发动机都整不明白呢?

当然李建国也整不明白,但人家买的可是新拖拉机,一时半会儿根本坏不了,等有毛病的时候,李建国估计也成老手了。

王财迷也没想到李家竟然舍得花钱买大拖拉机,还是成套的。现在后悔也晚了——这些天他也在和队里人释放善意,为此不惜在大夏天去到老马号里买了头羊,宰了请关系不错的人吃了一顿羊肉汤。

这在王财迷这里,真是罕见的事。

王财迷还往李家跑了好几趟,明面上指点李建国关于开拖拉机的一些小技巧,包括怎么省油——犁地犁浅点儿就省油。

当然也不白指点,明里暗里希望李建国不要太过于主动的拉那些人犁地,他和李建国完全可以商量着来。队里的地分成几大块,两家可以商量着哪一块归谁犁,互相不干涉。

被李建国拒绝了——开玩笑,这时候拒绝送上门找李家犁地的,那脑子是被驴踢了吗?

李建国就一句话,本队谁来找给谁犁,要是不找,李建国也不主动去问。

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至于其他生产队的,王财迷就管不着了。

王财迷也知道李建国有这承诺,算是仁至义尽了,但是他也清楚啊,队里那些人以前是没得选,所以到犁地的时候,会一个个跑来找自己希望能先犁,犁完好收拾。

但现在有了选择,那必然是会主动去找李家——李建国做了承诺,又好像啥也没啥。

自己还得承人家的情!

苦,就只能自己吃,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李青侠抱着一抱子还带着点泥土的甘草根来到了地边上,对李建国说道:

“要不要再犁一些?我看这犁的些快,那边地好像还好些,比这一片强。”

“嗯,老爹你歇会儿,咱们再犁一块。”李建国也是意犹未尽,这玩意儿就跟自己的大玩具一样,虽然震耳朵吧,但开着感觉还真好!

其实李青侠也是想开的,只不过眼下人不少,李青侠想着呆会儿快到午饭时间了,那些人走了,那就换一换,让大儿子坐后面犁头上,自己开一开拖拉机!

这大铁牛,开着肯定威风!

反正大儿子也说了,在这一大片盐碱地里,咋开都不可能出事,随兴开就是了。

老人起了玩兴,那真就不好说了。当父子俩让梁月梅叫着吃饭的时候,别人家早就已经吃过了。

当然成果也很好,近三十亩地被开垦出来,这还是停停开开的结果。要是一直开,这一上午咋也能犁出五十亩地来。

下午刘新军来到了呼县的收购站。

在知道呼县也有个收购站的时候,刘新军大喜,但当去了收购站之后,才发现这里地方虽然大,但过来卖东西的却是没两三个人。

而进去问之后,发现这一家虽然收蘑菇干,但很杂,掺着收的。

看着那袋子里混杂着七八种蘑菇,刘新军皱眉:

“没挑捡过吗?这么杂,也不怕有毒蘑菇?”

“怕就别买!”收购站负责的人说话还挺冲,“连蘑菇种类都不认识,还过来收货?”

刘新军鼻子差点气歪,自己先前收的那些人一个个对自己恭敬的不行。上午的李龙那里,虽然人家没卖,但态度至少还行,这位咋这样?

他当然不知道,对方算是摆烂了,而且这收购站本身也不靠蘑菇干赚钱,态度自然说不上好。

收来的是啥样,卖出去就啥样,才不会去主动挑捡着分出精品来呢。

服务意识,不是谁都能有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