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又发现钱窖了?

类别:都市 作者:羁中马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5/18 03:21:01

宋明去糖厂里拉糖渣的时候,李龙开着吉普车跟了进去。到了出渣口,宋明要了两个麻袋,李龙把吉普车后面收拾了一下,装了两麻袋糖渣,拉着去找他的姐姐李霞。

这段时间没来石城,李龙也没空去见姐姐,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

陈兴邦和李霞的大院子里,李霞正在剁着猪草——院子里拴着一只半大的羊,这是李龙送过来给红琴的。

大门开着,李龙便开着吉普车直接进了院子。李霞被吓了一跳,扭头看到是李龙的吉普车,一下子惊喜的站了起来,手里提着菜刀,等李龙下来后,埋怨着:

“你咋才过来?想着你有车,能经过来看看哩。现在倒好,几个月才来一回,还不及老爹来的勤哩!”

说是埋怨,其实也是思念。

“那不是忙嘛。”李龙笑着解释,然后把两袋糖渣给搬了一下。

糖渣袋子还流着水,李龙尽量小心的没弄到衣服裤子上,不过车上就难免了。

“我弄个抹布给你车擦一擦,然后给你做饭!”李霞也不忙了,猪吃的晚一顿没事,弟弟吃饭要紧。

“别忙了。”李龙急忙摆手,“我这车弄干净就行。呆会儿我找那个糖厂的驾驶员宋明拉东西去,他一直帮着我拉糖渣,我给他运费,这回他请客,我不能不去……”

“行吧。”李霞知道这是正事,便也没再劝阻,然后便开始一连串的问家里的情况。

老爹老娘的身体,大哥大嫂的农活,李娟李强的学习,李龙小日子过的怎么样,听说他开了收购站,生意怎么样等等。

等听到李龙说买了一整套的拖拉机的时候,李霞张大了嘴巴:

“那不得好几万?”

“嗯,算下来四万多块钱。”李龙没打算瞒着自家姐姐,“现在队里就一台破拖拉机,犁地播种啥的都不方便。我和大哥想着多开一些荒地种着,光用别人家的拖拉机,排队都能把农时给错过去。”

农时很重要,这一点李霞也清楚,她点点头,随即还是感叹着:

“能买大拖拉机……小龙啊,你真是出息了。”她就算不问也知道这拖拉机是李龙买的而不是大哥买的。

虽然对大哥很尊重,但要论本事,还是小弟李龙强一些。

李霞很为自己的兄弟骄傲。

把吉普车后面擦了好几遍,擦干净后,李龙便和李霞道别离开。

“后面再来的时候,可不能这么匆匆忙忙的了,咋说也得吃了饭再走。”李霞在门口送李龙离开,叮嘱着。

弟弟好不容易来一趟,来去都是匆匆忙忙的,真感觉有点遗憾。

其实现在大家走亲戚都是这样,分隔在不同城市,一年见一回很正常。大家都在努力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往好日子上奔,时间真的不等人。

但和普通人相比,他们的生活其实已经很好了,李龙又有吉普车,按李霞的想法,怎么说一个月过来一趟也行啊。

李龙没去老街见姐夫,估计见了也是一顿埋怨。陈兴邦应该也在忙,李龙便去了糖厂。

宋明刚好下班,开着大卡车在前面引路,带着李龙去到一个私人的小饭馆。

“这里饭菜比国营食堂便宜,味道也不错,服务态度也好。”下了车的宋明解释着,“我一个朋友的亲戚开的,我偶尔过来照顾他的生意。”

“现在私人开店的越来越多了。”李龙感叹着,“国营食堂的竞争压力也大了。”

“嗯,国营食堂用材用料都很好,就是这个服务态度真不怎么样。”宋明引着李龙进了店,问李龙:“你吃面还是米饭?”

“吃面吧,呆会儿还得搬农机,得吃点带劲的。”

“行,那就拌面吧。等有空了再请你吃顿好的。”宋明笑笑。接了李龙的活,他现在日子过的非常不错,也有底气说这个话。

店老板看宋明带着李龙过来,热情的招呼着,给他们倒水,还送上了自家拌的凉菜。知道李龙他们要吃面后,还送来了大蒜和醋。

这服务态度着实不错,甩国营食堂八条街。

炒的菜味道略有点咸,面拉的不错,总的来说,让人感觉很舒服。

李龙想着以后得多光顾这些小店,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吃过饭后,李龙就带着宋明开着车去往拖拉机厂。虽然中午时间,拖拉机厂这里还是有人在买小四轮——这里的销售人员也挺敬业的。

李龙他们直接去了大拖拉机农机具那里,李龙下车后给这里的工作人员出示了购买农机具的票,表示自己要提货。

“你这一个卡车也装不下吧?”工作人员问道。

“我打算把切地机装到车箱里,后面把五铧犁牵在卡车后面。”李龙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下午的时候再来拉耙地和平地机。”

“行。”工作人员自然没意见。

切地的想往卡车上装也是不容易的。这玩意儿有锋利的切片,不小心就会伤着人。

就李龙和宋明两个,哪怕加上工作人员也没办法把这个大家伙搬上卡车。

工作人员扭头冲着小四轮那边喊了一声:

“秦飞!把那边看拖拉机的人叫过来帮个忙!”

李龙有些意外,然后看着小四轮场地那边,那些人还真就跟着工作人员过来了。

“干啥?”那边的工作人员秦飞走过来问道。

“帮着把这切地的搬上卡车,人家买了要拉走。”

“嘿,这可是大家伙!大拖拉机已经开走了?”

“开走了,人家买成套的。”这边工作人员也是羡慕佩服表情。

其他人同样。这年头,谁不想自家里有这么一套好东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不一定能讲出这样的话,但懂这样的道理。

自己买不起,看能买得起的人,自然是就敬佩。人家有本事啊!

一帮人力气都不小,七手八脚,帮着李龙把切地机给搬到了卡车上。

李龙跑出去在附近门市部买了一条烟,回来每个人散了一盒,作为感谢。

“这小伙子不错,挺懂规矩。”

“人家这是有头脑,知感恩。”

两个工作人员也各得了一包烟,一个当场就撕开烟盒拿出烟抽了,另外一个却把烟装了起来。

宋明开着卡车,上面拉着切地机,后面拖着五铧犁往玛县方向走,李龙开着吉普车在后面。

速度不能快,但也比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要快的多。所以就算李建国他们早走了很久,李龙他们还是在乡里那块地方追上了。

李建国开着拖拉机拐到了路边给宋明让开地方,让他们先走。

宋明也没客气,如果一直被拖拉机压着,那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到石城。

李龙和宋明回到四小队的时候,立刻就被人看到了,所以当他们来到李家大院子,准备卸车的时候,队里不少人都听到消息赶了过来。

“拖拉机哩?”

“那不是慢嘛,你看这卡车上的切地机,再看后面拖着这五铧犁,那能少了拖拉机?强强他爸没回来,那不就是开拖拉机去了嘛!”

李龙则是招呼着熟悉的人过来帮着往下搬切地机。

切地机、五铧犁放好,宋明也没停留,开着卡车还要回去上班。

李龙在人群中看到了王财迷兄弟两个,其他人围拢过来看着新机器,他们远远的在大门那里看着,表情有些复杂。

和李家关系好的人过来攀谈,李龙给人们散着烟,解答着一个个问题。

东西已经拉回来了,这回答问题也很坦然。既然赚钱了,既然想大发展,有些事情就含糊不起来。

许海军也在人群里,神情同样复杂。他才把拖拉机和收割机开回来没两天,热劲还没过,想着总算把李龙这边追赶了一步。只要这个麦季多收割些麦子,把钱还上,自己也算是四小队最先进的那一梯队里的人了。

只是没想到,他才前进一步,李龙那边又迈开了四五步。

完全没有追赶的希望啊!买小四轮他努力一下还能办到,这大拖拉机,那根本不可能了!

也许以后只能看着他的背影越走越快越来越远了。

和李龙关系不错的这些人,谢运东、陶大强、梁大成等一个个都挺开心。李家买了新拖拉机,他们作为关系不错的人,在用拖拉机的时候必然是会有优先权的。

梁月梅看着这新的农机具也挺开心。看这么多人在前院呆着,她便烧的茶提过去,放了两个大碗,谁渴了谁喝。

李青侠和杜春芳两个都在后院,没去前面的大院子掺合,在他们看来,自家的东西反正也长不了腿跑不掉,让别人先看着。

不过等听到拖拉机轰隆隆的声音由远而近的时候,两位老人也坐不住了,快步走到大门口看着冒着黑烟开过来的拖拉机,看着拖拉机驾驶室里的大儿子,俩人算是百感交集。

这可是自家的大拖拉机啊。

当初有小四轮的时候,有两台小四轮的时候,甚至于有吉普车的时候都没现在这么激动!

李建国开着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拐到了前院,虽然看着这么多人“迎接”自己,他还有些矜持,但无论如何也压不住嘴角的那点笑容。

嗯,挺得意。

也很正常。

谁家像李家这样,一下子弄回来这么几大件呢?

这时候就是买拖拉机包括收割机,最开始也都是一件一件的攒起来的。

他们倒好,一拖五,一下子集齐了。

播种机后面还绑着两个柴油桶,也就是说加了油之后,李建国顺带着买了两桶油回来。

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犁地力气大,但喝油也厉害。

拖拉机开进前院,原本一些没过来的,现在听到拖拉机声音也过来了。

全新的东方红七十拖拉机,和王财迷的那台破旧不堪的完全不一样,威武霸气不说,看着那叫一个漂亮!

李龙两世加起来,看新的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次数也不多。

院子快堆满了,李建国指挥着帮着把这些农具归置好。

下午宋明还会拉耙地机和平地机回来,李龙当时和拖拉机厂的工作人员说了,这趟就不需要李龙再过去了。

李建国和陆英明还没吃中午饭,他们把拖拉机在院子里停好,农具搞好后就回去吃饭了。反正拖拉机放在这里,也不会有啥问题。李青侠和杜春芳两个这回就到了前院,李龙看出来老爹老娘是要看着拖拉机,不让别人使坏。

不过说实话,这傻大黑粗的东西,也真不容易坏掉。

而且这堆东西太贵,想破坏的也得考虑一下被抓之后咋赔——八三年才过去两年,谁都不想进监狱里去呆两年。

李龙在这里和其他人聊聊,然后就离开了。他已经给宋明结清了运费,所以呆在这里也没啥事。

拉两趟农机具,五十块钱,宋明很开心。

一趟顶差不多快一个月工资,有谁不稀罕?

今天李家人注定无眠,这算是一个历史性的节点了。

自今天起,李家的日子就有了巨大的改变了。

李龙回到县里的收购站,这时候才是下午五点多,收购站院子里人还不少。

顾博远和孙家强两个一主一辅收购着东西,外面的这些人也不急——主要是这边服务态度好,评定的时候也比较专业。

虽然有些东西不收,但人家也给解释。

李龙进来的时候,看着顾博远和孙家强正在帮着一个老汉折腾着一大堆“破烂”。

的确是破烂——这是一堆烂铜钱。应该是才从地下挖出来的,结成一起,有的成了钱疙瘩,有的成了铜柱。

孙家强正在用最传统的办法在鉴别,也就是拿着这些钱疙瘩往地上摔,摔碎了,那就不收,没摔碎,那就算是铜。

铜价这时候也不高,能顶上两公斤羊肉钱。

毕竟杂质太多了。

李龙看着这位“客户”拖着一条大麻袋往外倒着烂钱,心说这位该不会也是弄到了一个钱窖吧?

这玩意儿,这么多吗?

想想也正常。北疆自清起就经历了多次战乱,回乱是一次,乌斯满是一次,他儿子再次叛变又是一次。

再加上金、杨、盛在北疆的统治本身就有高压的态势,那些有钱人,在战乱起来的时候逃离自己的地盘,只能拿贵重的东西,这些铜钱就只有埋起来,最后要么烂掉,要么就无意中被人挖出来。

还真就是世事无常了。

李龙想着,要不要打听一下这些铜钱从哪里挖出来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