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暂时停止了进攻。
但是,150毫米重炮,依然在断断续续的炮轰。
这种炮轰非常讨厌。没有特定的目标。纯粹是为了制造压力。有时候又很要命。
「轰……」
「轰……」
时不时的有国军官兵伤亡。
躲在战壕里也有可能被命中。完全是看运气。
炮火除了150毫米榴弹炮,还有105毫米重加农炮。还有75毫米山炮。
日寇的炮火持续不停。国军却无法反击。
张庸不知道日寇的炮兵阵地在哪里。系统没办法计算。
唉,如果能够计算炮弹轨迹就好了。
可惜,暂时不行……
逐渐天亮。
气氛顿时又紧张起来。
不知道日寇飞机会不会出动?
如果出动,会有多少架次?会重点轰炸哪里?
「专员。」
「坐。」
和龙慕韩一起吃早餐。
早餐很丰盛。馒头丶包子丶稀饭的丶豆浆丶糕点,全部都有。
江阴要塞不缺粮食。
背后就是扬州。是长江。是运河。怎麽可能缺粮食?
他张庸名下的盛平粮行,本身就是做粮食贸易的。一船一船的粮食运来,完全不缺。
最后还是张庸提醒李云雁,不要再送粮食了。
到时候,可能要撤出江阴要塞的。粮食太多,带不走,必须毁掉,那就浪费了。
「专员。」
「坐。」
一会儿,三个师长,还有参谋长也都来了。
100军原来是川军230师。在淞沪战场临时编组成100军。高级军官都是新调任的。
军长龙慕韩是黄埔一期。三个师长,都是黄埔三期。
都是张庸从王耀武那里挖来的名单。张庸对王耀武的眼光还是比较信任的。
在编制方面,老蒋倒是非常慷慨。恨不得塞给他张庸一堆。
100军编组的时候,直接给了116丶117丶118三个师的番号。都是原来东北军的。
因为西北事变,东北军被分拆的七零八落的。很多师级番号都被取消了。
其中有三个师的番号给了八路军。
剩下的,全部塞给张庸,让他自由把握。
换言之,只要张庸自己愿意,还可以多弄好几个师的番号。
然而,现在的问题,不是番号的问题。是兵员!
兵员严重不足。
后方补充上来的新兵,根本无法弥补淞沪战场的损失。
没有兵员,要编制有什麽用?
就算你组建几个方面军,还是那麽点人。自己骗自己,没用。
解决办法倒是有。就是有点忌讳。
什麽办法?
自己募兵。
不经过军政部和统帅部。
自己直接招募兵员补充部队。不用傻傻的等。
然而,这种办法,是非常忌讳的存在。等于是拥兵自重。很容易就被老蒋猜忌。
老蒋的多疑,和崇祯皇帝有的一比。对任何人都不信任。
这种事,龙慕韩肯定是不敢干的。
丁怀忠他们几个,估计也不敢。他们都是黄埔生。
怎麽办?
张庸现在想开了。
感觉要悄悄搞点私人势力才行。
别人戴老板都能搞忠义救国军。自己手里也有钱……
鄙视戴老板。
理解戴老板。
成为戴老板。
胜过戴老板。
问题是,找个什麽样的名义……
想要私底下搞点小动作,必须将那些黄埔生踢开。
也就是说,必须另起炉灶。
曹孟奇……
算了。老曹也是黄埔生。
哦,不对。老曹已经加入红党。属于那边的人了。
可惜,老曹英年早逝……
否则,别动队……
等等!
别动队!
好像是老蒋允诺的编制。
按照当初和川军的协定,应该是七个团的编制。
七个团……
不错了。
李云龙一个团有八个营。
我一个团十个营很合理吧。说不定还可以更多一点。
七个团,搞个十万人……
胡思乱想。
没有头绪。
他真的是擅长搞破坏,不擅长搞建设。
除非是从红党那边拉几个人过来,让他们帮忙搞。自己做个甩手掌柜……
「报告!」
有参谋快步赶来。
众人都放下碗筷。
看参谋的神色,就知道有大事。
「说。」
「报告专员大人,日寇攻陷广德……」
「继续说。」
「第145师饶国华师长殉国……」
「知道了。」
张庸轻轻的摆摆手。
参谋静悄悄的离开。
全场沉默。
大家拿着筷子的手都静止了。
饶国华殉国了。
可见日寇攻击的猛烈。
须知道,这个145师,是张庸带过的。
所有被张庸带过的部队,武器弹药都是比较充足的,战斗力较强。
纵然如此,还是被日寇攻克广德。说明日寇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强。
「金陵……」
吕心镜欲言又止。
没有人接话。但是心知肚明。
日寇为什麽必须拿下广德?就是消除来自西面的威胁。
日寇要集中重兵围攻金陵,当然要首先保护好自己的侧翼。拿下广德,日寇的目的就达到了。
广德既然被攻陷,那郎溪估计也快了。
接下来,就可以放心的对金陵发起猛攻。不用担心西面国军增援。
金陵……
危殆……
「吃吧!」
还是张庸首先动筷子。
悲伤也没用。
以后这样的噩耗,会越来越多。
只能习惯。
麻木自己。
其实,饶国华殉国,已经是往后延了好多天了。
如果是在另外一个时空,他会在11月份就殉国。但是,今天,是12月8日了。
说明145师的战斗力,还是有所提升的。多坚持了一个星期。可惜距离太远。
如果他张庸在广德的话,饶国华应该不会殉国。
唉,分身乏术啊……
「报告!」
又有参谋赶来。
脸色一样凝重。
众人不由自主的又停住筷子。
「说吧。」
「报告!日寇攻陷郎溪!77师师长杨启春殉国……」
「什麽?」
龙慕韩霍然站起来。
其他人也是坐不住了。纷纷站起来。
杨启春也殉国了?
天……
张庸也是有些吃惊。
他不知道77师原来是驻守郎溪。
但是,他认识这个杨启春。在淞沪战场认识的。
之前的77师师长因为放弃大场镇,擅自撤退。被统帅部下令处决。接替的就是杨启春。
杨启春也是黄埔一期。
张庸带着戴罪立功的77师发起猛攻,重新夺回了大场镇。
战斗非常惨烈。77师几乎伤亡过半。最后只剩下三千人。
后来的事情,张庸就不清楚了。
没想到,再次听到杨启春这个名字,已经是永别。
「怎麽会这样?」
「怎麽会这样?」
龙慕韩和三个师长都是面面相觑。
要说没有焦虑担忧,肯定是假的。
饶国华是川军的师长,和他们接触不深。殉国了也触动不大。
可是,这个杨启春,却是黄埔一期的啊!
连他也殉国了,那……
战斗的惨烈,可想而知。
日寇真是疯了,对广德丶郎溪都攻击的那麽猛。
可想而知,对金陵的攻击,会有多猛。也不知道金陵能坚持到什麽时候。
一旦金陵陷落,江阴要塞就会成为孤军。孤悬敌后。
哦,也不是。可以渡江北上。向南通丶泰州丶扬州等地撤退。绕过金陵……
想到这里。大家才稍稍安心。
随即,目光全部落在张庸的身上。他才是主心骨啊!
名副其实的定海神针。
只要张庸在,就没有在怕的。就怕张庸不在。
万一张庸又去金陵,然后日寇又发动猛攻。在座的所有人,都有殉国的可能。
「知道了。」
张庸摆摆手。示意参谋离开。
重新端起粥碗。默默的喝粥。
广德丶郎溪等地,都是藤蔓,都是枝干。将它们剪除了,金陵这颗果实,自然就成熟了。
如果日寇前锋,继续攻占马鞍山。或者是浦口等地……
金陵基本上就是枯萎了。
「轰……」
「轰……」
日寇重炮的轰炸继续。
断断续续的爆炸,让在场很多人都忍不住烦躁起来。
「慌什麽?」
张庸忽然提高语调。
众人顿时神色一凛。
不好。
专员大人要发飙。
「担心自己活不了的,现在就坐船离开江阴要塞。我绝不阻拦。」
张庸冷冷的说道。
当然没有人接话。
焦虑担心是有的。但是,临阵脱逃,谁也做不出。
「委座还在金陵呢!」
张庸又冒出一句。这是昨天的消息。
准确的来说,是昨天的报纸刊登的头版新闻。说老蒋又回来金陵了。
为什麽回来?
当然是要稳定「军心」丶「民心」。
至于效果……
肯定是有的。
老蒋回来了,的确鼓舞了一些士气。
如果他没有暗中离开。死守金陵。直到最后一刻才离开,他也算得上是一条好汉。
问题是……
张庸判断。老蒋现在应该离开金陵了。
秘密离开。
去哪里。不知道。
往后一段时间,老蒋的行踪都会保密。
不可能让金陵的老百姓察觉到,原来委座回来,只是做个秀。昙花一现。
至于高喊誓与金陵共存亡的唐某人……
张庸不想提他。
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等着吧!
「轰隆隆……」
「轰隆隆……」蓦然间,东北面传来隐约的巨响。
所有人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暂时将焦虑丶担忧置诸脑后。
好像是爆炸?
非常激烈的爆炸?
几百斤炸药那种?
难道是哪里的弹药库发生了殉爆?
该死……
是要塞里面的弹药库吗?
谁这麽粗心?引爆了弹药库?还是日寇奸细的破坏?
张庸也内心嘀咕。不知道是哪里爆炸。
算了。耐心的等报告吧。
果然,一会儿以后,一个参谋兴冲冲的赶来。
众人本来有些阴霾的心情,出现了一丝曙光。
看参谋的脸色,似乎是喜事?
「报告!专员大人,我们击沉了一艘日寇军舰!我们击沉了一艘日寇军舰!真的!」
参谋高兴的手舞足蹈。反覆强调是真的。
众人面面相觑。
击沉日寇军舰?
怎麽回事?
「知道了。是日寇军舰触雷了。」
张庸简单解释。
只有这个可能。
就是之前释放的水雷,立功了。
三十个水雷晃晃荡荡的顺流而下。然后不知道那艘日寇驱逐舰倒霉了。
水雷丶鱼雷这些东西,都是一发入魂的存在。
尤其是对于排水量只有一千来吨的小型军舰。
事实上,即使是巡洋舰,或者战列舰,挨上一发,都会很难受的。
沉没未必。但是肯定得回港大修。一炸一个洞啊!
果然,后续消息陆陆续续的传来。
日寇军舰的确是触雷了。
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然后缓缓沉没了。
但是又没有完全沉没。毕竟是江水。没有那麽深。舰桥还在外面。
「咱们都去看看。」张庸招招手。
众人积极跟上。
回到江阴要塞。
上来黄山炮台。
果然。在望远镜里面看得非常清楚。
在下游的江面拐弯处,一艘日寇驱逐舰歪歪斜斜的沉没在那里。
一大半的甲板淹没在江水当中。一小半露出来。舰桥也倾斜着。
正在观看的时候,舰桥忽然断裂。
「哗啦啦……」
「哗啦啦……」
然后重重的插入江水中。
但是也没有完全淹没。还是有小半截露出来。
本来,这应该是值得庆贺的战功。可是,在场的所有人,心情都是舒爽不起来。
主要是金陵那边……
张庸忽然心思一动。
发现了吕大姐。也就是吕燕。
因为黄点无法标注。所以,张庸必须看到人。
朝吕燕招招手。示意自己有事找她。吕燕看到了,点点头,表示知道。
张庸找个藉口离开,和吕燕来到僻静处。
「吕姐。」
「张专员辛苦了。」
「吕姐,你最近有没有其他任务?」
「暂时没有。你有吩咐?」
「有。我想你带人立刻过江,在南通丶泰州丶扬州等地活动。」
「做什麽?」
「两个原因。第一,一旦金陵陷落,我们要渡江北上。撤退。第二,我希望新四军先遣队可以在这边发展。」
「我们的力量太弱小,恐怕做不了太多事……」
「其他事我会安排程志高去做。」
「那好。那我们就先过江了。和那边的同志联络上。」
吕燕快人快语。
张庸其实很喜欢这位大姐的性格。
可惜是女儿身。
如果是男人,真的能带部队啊!
董烈阳那个家伙,明显经验不足。脾气还有点执拗。
莫河又不太懂军事指挥……
等等。
忽然想到了之前的事。
「吕姐,我还有一个事情。希望你秘密去帮我处理。」
「你说。」
「我需要一个会带兵,会打仗的人。」
「做什麽?」
「帮我带一支部队。」
「什麽规模?」
「上不封顶。」
「你这个要求很高啊!」
「一般吧!」
「这样的人,在我们这边也是宝贝呢!」
「希望你们能够忍痛割爱。想办法,做个死亡证明。然后换一个身份来我这边。」
「好。我尽量吧。但是,我不敢保证。」
「这件事,只能伱单独知道。」
「明白。我去了。」
「好。」
吕燕快步离开。
忽然又折返回来。欲言又止。
「吕姐,你说。」
「我想到一个人。似乎符合你的条件。」
「谁?」
「我丈夫。」
「哦?他在哪里?」
「暂时不能告诉你。但是,如果组织批准,他应该能来。」
「那我就期待你的好消息了。」
「好。」
吕燕离开了。
张庸心情顿时大好。
吕燕显然在那边有点地位。
他的丈夫,估计身份更高。
如果能够隐姓埋名的到来,肯定是好事。
「报告!」
又有参谋急匆匆赶来。
张庸收回思绪。
「什麽事?」
「专员大人,统帅部急电,要求100军立刻船运金陵,增援雨花台防线。」
「呃……」
美好的心情顿时又糟糕了。
老蒋居然要将100军调走?
晕!
这麽着急的吗?
调走100军,那我还打个屁啊!
要命……
病急乱投医。
临急抱佛脚。
日寇进攻才两天,就支撑不住了?
又不是五万头猪……
正要说话,看到龙慕韩急匆匆的跑来。后面还跟着三个师长。
显然,他们也是得知消息了。惊恐不安。
这个时候去金陵,那可不是什麽好事。没有张庸跟着,绝对要吃亏啊!
「专员。」
「专员。」
众人的目光落在张庸身上。
期待张庸能够说点什麽。但是很快,眼神又黯然了。
张庸能说什麽?
这是统帅部的命令。其实就是委座的决定。
委座是他们的校长。他的命令,谁敢不听?
「执行命令吧!」
果然,张庸缓缓的说道。
都是老蒋的部队,他爱怎麽折腾就怎麽折腾。
等折腾完了,他就老实了。
这个100军已经被黄埔生控制,他张庸掌控不了的。
倒是吴克仁的67军,是原来的东北军。军官里面暂时还没有安插黄埔生。还能掌控一二。
想要自己完全掌控的部队,只有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的攒。
还是等吕燕的丈夫来了再说。
「是。」
龙慕韩欲言又止。
最终,只能执行命令。
收拢部队。
放弃前沿阵地。
上船。
陆陆续续的前往金陵。
「专员!」
程志高着急了。
没有100军,江阴要塞怎麽守?
他一个103师,目前只剩下不到八千人,怎麽可能守得住?
放弃了外面的阵地,日寇的150毫米重炮就会长驱直入。将要塞完全笼罩在射程内。然后反覆轰炸。
没有什麽要塞能经受得住150毫米重炮的轰炸。
在华夏境内没有。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张庸缓缓的说道。
程志高只好沉默。
好吧,
都走吧!
大家都准备撤吧!
反正金陵那边,估计是撑不住了。
既然金陵撑不住,那留着江阴要塞也没必要。只能是跑路了。
「老程,我正要跟你说事呢。」
「专员。你说。」
「派人去江北,控制码头。随时北撤。」
「我们不去金陵吗?」
「我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做好两手准备。」
「明白了。」
「多馀的物资,全部运走。」
「是。」
程志高去安排。
随后,杜松岳也来了。
有些伤感……
终究是要主动放弃啊!
没想到,他们守住了江阴要塞,还是没能保住金陵。
唉……
「开始埋设炸药吧!」
「专员……」
「全部炸掉!」
「专员……」
「这是命令!立刻执行!撤退前将要塞炮全部炸掉!」
「专员……」
「你不舍得,我就安排其他人去执行。」
「明白。」
杜松岳无奈的去部署。
整个要塞的气氛,顿时变得阴云密布。
「报告……」
有参谋小心翼翼的到来。
似乎感觉到张庸心情糟糕。参谋也很紧张。
「说吧。」
「报告专员大人……」
「直说。」
「郭宝坤长官,自杀殉国了……」
「什麽?」
张庸一愣。
郭宝坤自杀了?
不是……
怎麽会……
哦,和江阴要塞共存亡。
既然江阴要塞已经没有意义,他也跟着去了。
唉……
张庸抬头看天。
天空也是阴沉沉的。云层压的很低。
可能是要下雪了。
冬天的第一场雪。
终究会被血染红……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