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鬼帝踪迹

类别:仙侠 作者:张老西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4/14 13:00:45

虎蹲炮一出,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上清宫的道人们有些懵逼。

他们当然知道这是火炮,甚至看得出来,不是寻常玩意儿。

毕竟这个时代,大家都在求变。

梅山法教弄出火铳法,神州玄门几乎全部跑去交流,他们也重金购买了不少,还专门从衙门请人操练枪法。

问题是,江湖争斗用枪就算了。

拿个火炮算怎么回事?!

一时间,那些持枪的道人也有些手足无措。

反观李衍一方,全都眼神冷漠,杀机汹涌。

他们自关中开始闯荡江湖,大小战役不知有多少,手上人命都快数不清。

按江湖说法,刀头舔血的见了他们,都得跪下叫爷爷。

不会好好说话,那就先打了再说。

见他们模样,上清宫为首的几名老道,心中也是一寒。

老道们经验丰富,知道碰上了硬茬子。

但若没个说法,今日之事传出去,上清宫肯定会被耻笑。

中间为首的老道,道袍上绣着雷纹,正是上清宫监院丹清子。

望着武巴手里虎蹲炮,他三角眼一瞥,忽然冷笑道:“还说与你们无关,拿着如此火器炸毁陵寝,瞧你们也是玄门中人,莫非敢做不敢当?”

一旁的阴九歌看不下去了,厉声道:“上清宫也算玄门正教,怎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广灵子老道呢,叫他出来,老夫倒要问问,他都教的什么徒弟!”

丹清子眼睛微眯,“师尊早已仙去,阁下是…”

阴九歌冷声道:“老夫阴九歌。”

丹清子淡淡摇头,“没听师尊说过。”

阴九歌气笑了,“好好…好个上清宫。”

他是老一辈玄门高手,甚至比竹林六闲年纪都大,虽说低调行事,但一些江湖老人也认识不少,没想到故交徒弟竟不认得,还一副别攀交情的嫌弃模样。

就在这时,后方的“金眼冯”连忙站出来,焦急拱手道:“误会,都是误会。”

“丹清子道长,我是洛阳的‘金眼冯’啊,去年正月十五,王府宴会中还与您说过话,在下可以作证,此事确实是妖人…”

“住口!”

丹清子脸色骤变,“贫道知道你,涉嫌洛阳纸人案,还私自逃狱。”

说着,满眼阴沉看向众人,“依贫道看,你们便是妖人!”

“金眼冯”闻言吃了一惊。

在他印象中,这丹清子平日都是一副温文尔雅,有道之士的模样。

怎么现在如此不通情面?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邙山地脉震动,上清宫毁了一炉宝丹。

不说灵材难弄,就是时间也赶不上。

丹清子正憋了一肚子邪火,自然难以理喻。

“真是个糊涂蛋!”

李衍没了耐心,冷声道:“洛阳城将有大劫,帮不上忙就滚一边去,再聒噪,老子先送你们见三清!”

“哈哈哈…”

丹清子也是一声冷笑,“贫道也想看看,你们这帮妖人能否离开豫州!”

“住手!诸位且住手!”

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山道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只但十余骑疾驰而来,当先一女子身着大红袍,正是龙门客栈裴娘子。

马蹄尚未停下,她已纵身而起,踩着马头,一个漂亮的燕子抄水落地,拱手高声道:“诸位且慢动手!丹清子道长,此事另有隐情!”

丹清子眉头一皱:“裴掌柜,河洛商会也要插手玄门恩怨?”

面对这玄门前辈,裴娘子也不敢施展她那话术,正色拱手道:“前辈,这几位便是十二元辰,想必您也听过。”

“他们前来豫州,乃是解救自家兄弟,且暗中调查纸人案,上邙山也是为了此事。还有,伊河浮出‘收魂船’,出自一个古老邪道阴符宗,此事必然与他们有关,上清宫若此时内斗,岂非让邪祟坐收渔利?”

“阴符宗?”

听到这三字,丹清子心中一突。

说话间,河洛商会的其他人也已赶到。

“地听弦”岳三耳也在其中,看到李衍后,自是拱手相见。

而且他居然认识阴九歌,满脸惊喜,以晚辈之礼叩拜。

冥教少在玄门江湖露面,但在这些市井之间,尤其是以红白喜事为生的术士之中,却是大名鼎鼎。

岳三耳也算老前辈,但阴九歌却是他偶像。

听着众人叙旧,丹清子眼神阴晴不定。

他大多时候都在洛阳本地活动,更喜欢与达官贵人交往,确实不知道阴九歌。

但冥教的名头,还是清楚的。

尤其这十二元辰,因为成都之战,更是名扬天下。

他一心炼丹,没想到洛阳竟来了这么多过江龙。

想到这儿,他瞥了一眼远处塌陷的景陵,“这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衍懒得理会,阴九歌则上前一步,沉声道:“可知九鼎之事?”

说着,将前因后果讲述了一番。

丹清子越听越吃惊,心中莫名升起寒意。

而在他身后,另一名老道却闷声道:“即便如你所言,我宫镇符丹炉因尔等毁坏总是事实。三百年枣木所炼‘地髓散’毁于一夕,这笔账……总得有人赔吧?”

李衍等人闻言,顿时一阵鄙夷。

“住嘴!”

不等李衍讽刺,丹清子就一声厉喝制止,随后阴着脸道:“这些随后再说。”

说罢,对着李衍等人沉声询问道:“既然破了那假阴司,可曾抓到妖人?”

李衍摇头道:“不知去了何方。”

“嗯。 ”

丹清子点了点头,又看向景陵中冒出的红光,“这里又该如何处理?”

李衍眉头微皱,摇头道:“六国魔军正与随侯蛇珠僵持,打破蛇珠则魔军出,若置之不理,则豫州鼎会从龙脉钓出,无论哪一个都是惊天大劫,我还想问你们该怎么办呢。”

听着他的话,上清宫的道人们也面面相觑,脸色苍白。

他们也没想到,事情竟如此严重。

尤其,还涉及到九鼎。

朝廷刚提了此事,若是在他们的地盘出了岔子,恐怕正教的名头都会被收回。

这一刻,也没人在想着炼丹讨好皇帝。

正说着,香山寺的和尚们也上了山。

虽说洛阳佛道两家彼此争斗,但面对这种事,也没人再敢乱来,互相交换了情报。

“阿弥陀佛。”

香山寺的主持苦竹大师施了个佛礼,对着阴九歌开口道:“实不相瞒,前辈大名,贫僧也曾听过,您是地师,且善于化凶地为吉壤,可

否指点一番,免得洛阳百姓遭难?”

“哼!”

阴九歌脸色不好,虽看不惯这些人,但也开口道:“老夫若有办法,还用得着跟你们废话?”

旁边的李衍心中一动,开口道:“前辈,那徐福留下三卷竹简,成仙路无需搭理,但多留了个洛阳简,说明假阴司以及这些布置,都与洛阳离不开关系,或许答案就在其中。”

阴九歌摇头道:“问题是,谁知道那洛阳简去了何方?”

香山寺的主持苦竹大师则若有所思,开口道:“邙山地脉震动,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亦有异变,或许是其中一个。”

上清宫的一名小道士,也凑近丹清子旁边,低声道:“师尊,三清殿内…”

话未说完,便被丹清子凌厉的眼神逼了回去。

但众人不是傻子,哪还看不出有事。

裴娘子也不再客气,冷笑道:“丹清子道长,我河洛商会虽非玄门中人,但和朝廷也不是没有联系,之前与你们井水不犯河水,但弄出这么大的麻烦,还想隐瞒,必然告到金銮殿!”

丹清子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这才咬牙道:“是《都天五雷符》。”

“那是昔日张道陵祖师所留,供奉于三清殿老君神像前,也是我上清宫镇宫之宝。”

李衍皱眉道:“想必也与邙山龙脉有关,老道为何要隐瞒?”

丹清子明显不想说,但在众人目光下,也只得叹了口气,“此事,实乃我道观机密。”

“昔日张道陵祖师留下此宝,曾说要镇压邙山邪祟,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揭开。”

“但当年金帐狼国入侵,神州十大宗师之一,邙山玄都观掌院陈守静放出伊阙妖蛟,与敌同归于尽。我等祖师以为《都天五雷符》镇压的是妖蛟,便将其接下取走,以免落入金帐狼国之手。”

“后来前往南方避难,路遇山中老妖,又用这一次…”

众人一听,顿时了然。

当年张道陵祖师,恐怕已经看出了什么,所以留下神符镇压。

而上清宫的人却怕宝贝遗失,私自将其取下。

虽说是误会,但与宗师陈守静相比,却高下立判。

玄都观原本是洛阳道门领袖,因为此事实力下降,一蹶不振。

上清宫从南方回归后,早已不是当初那些

人,又暗中使了手段,成为洛阳道门领袖。

此事若传出,实在有损他们威名。

“走,带老夫去看看!”

阴九歌实在懒得多说,沉声开口。

丹清子有求于人,也不敢再拿出那番做派,二话不说,带着众人前往翠云峰。

上清宫千年古刹,风景自然不错。

然而,众人却无心游览,径直来到三清殿。

抬眼望去,但见三清殿笼罩在血色天光下,早已破损。

殿前九级青石阶裂开细纹,缝隙中渗出缕缕阴煞之炁。

殿檐悬着的青铜风铃无风自颤,发出断续清响。

“果然与地脉相连!”

阴九歌一下就看出了蹊跷,面色凝重,步入大殿。

众人跟着进度,但见殿内三清金身塑像高踞神台,但都出了问题。

元始天尊手捧混元珠,上面蒙着一层血光…

灵宝天尊掌中玉如意裂纹密布,缀饰的北斗七星宝珠化作粉末…

道德天尊膝前丹炉倾倒,香灰洒落,里面一片漆黑…

殿内灯火忽明忽灭,映得殿内壁画中雷部诸将的面容扭曲如怒。

阴九歌取出罗盘查看,走了几步后猛然抬头,“这里却是节点之一!”

李衍闻言抬头,顿时明白了原因。

只见三清殿上方藻井处,绘有“紫薇斗数二十八宿”,正和假阴司一样。

此刻,天枢、天璇二星位的朱漆早已剥落,露出下方符咒。

那些符咒,刻痕内的朱砂全部扣走,还被人纵横九竖划的乱七八糟。

阴九歌拿着罗盘,又看向大殿广场上的丹炉,沉声道:“三清殿连同外面的丹炉,都是当年布置,原本与秦宫和龙脉相连,又被张道陵祖师以神符镇压。”

“神符被揭开,这里又动了手脚…可知是谁修葺?”

丹清子知道事情严重性,不敢隐瞒,开口道:“这三清殿,修过两次。”

“一次是北宋初年,因为唐末五代动乱,三清殿被大火焚毁,便请了位当时的丹青圣手重新修补。”

“令一次就是前些年,守夜的道人晚上打瞌

睡,烛火引燃了帷帐…”

话未说完,李衍忽然心中一动,沉声道:“当时三清殿修好后,邙山可是出了怪事?”

丹清子愣了一下,“贫道不知,但当时记载还留着。”

说着连忙让徒弟取来一本厚厚的古籍,仔细查看后点头道:“确实,上面写着,北宋初年,三清殿建成后,邙山曾现‘阴兵借道’异象,随后大雨倾盆,山体滑落,滚出一座石碑…”

金眼冯插嘴道:“碑上刻了四个字,玄谟归邙!”

丹清子诧异,“你为何知道?”

金眼冯苦笑道:“此事也记载在一个孤本《河朔妖异录》上,我等大闹鬼市,就是要拿此书,想必当年已有人看出,留下记载,我等却不知晓。”

李衍点头道:“当年的工匠绝对有问题。”

“不可能!”

丹清子老道连忙摇头道:“那位可是北宋十大宗师之一,还是曲阜孔家之人,虽说时间久,但‘烂牍先生孔晦’的名头,诸位应该听过吧?”

“孔晦?”

阴九歌闻言,也有些诧异,见李衍不解,便开口道:“这位是北宋年间的宗师,自小熟读

经书,孔家藏书阁的经卷,都被他翻烂了,所以被称为‘烂牍先生’,后来还进宫当了帝师。”

“哼!”

李衍冷声道:“名头大,不代表人没问题,再说一个宗师,跑到这里帮你们修宫殿,诸位就不觉得奇怪?”

上清宫众人闻言,皆是无言以对。

“罢了。”

李衍摇头道:“年头太久,此事随后再说,另一个是谁?”

丹清子回道:“另一个倒是还在,乃洛阳城中有名的丹青高手陆谟,陆大师。”

“什么?! ”

旁边的香山寺住持苦竹失声惊呼。

见众人目光,他额头冒汗,颤声道:“贫僧也请了他,修葺卢舍那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