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彦舟退走,张威和傅崧卿两人终于松了口气。
但他们也知道,孔彦州只是一时退走,这家伙比起以前对付的伪齐国垃圾将领不是一个层级,肯定还会再度卷土重来。
两人坐到一块儿,张威道:“看来我得把斥候放远一些。”
傅崧卿:“斥候只能用于‘打仗的时候’,想要在战役开始前就查知到敌军的动向,还是得靠细作,咱们应该派出探子,混入宿州,如果孔彦舟招募民夫,筹备粮食,咱们的细作就能探知,提前数日回报,咱们也不至于被人兵临城下才开始动员了。”
张威:“傅大人说得有理。”
傅崧卿赶紧去安排,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青阳镇与宿州相邻,这里要找到几个因为战乱,从宿州迁移过来的人不要太容易,傅崧卿重赏聘请了几个宿州本地口音的勇士,让他们偷偷潜回宿州,重回老屋生活,多多注意宿州伪齐朝廷的粮食调度,民夫征集一类的消息。
他这一番安排下来,倒也花了不少时间。
孔彦舟短时间内没有再来了,张威督建的关隘,也全部建成,本地的农民们,在傅崧卿的组织成,组建了超过一千人的弓手大队,还有本地乡绅和乡勇们组成的三千“土兵营”,农闲时操练,倒也有模有样。
青阳镇被张威和傅崧卿两人守得仿佛铁板一块。
公元1132年,3月……
一骑信使从濠州来,通知张威和傅崧卿一个好消息,北宋军队已经掌控濠州全境。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伪齐与南宋的寿春之战,落幕了,伪齐大获全胜,攻占了寿春。
这个消息吓了傅崧卿一跳:“张俊不是增援寿春了么?为何寿春还是陷落了?”
信使回道:“张俊一直在敌军外围游走,只牵制,却不与之正面交战。王彦先看破了张俊的软弱,料定他没啥用处,于是不再理会张俊,倾全力攻打寿春。寿春因为多年战乱,城郭失修,城墙到处是洞,难以防守,最终还是被拿下了。”
傅崧卿听完,整个人都麻了。
在他心中,张俊可是南宋的基石级大将啊,为何?为何如此大将,也会避不敢战?坐看寿春陷落?
张威从旁边冒出头来,轻叹道:“傅大人,你在南宋朝廷中听到的张俊,是个什么样的人?”
傅崧卿道:“根据多方战报,张俊乃是大将之才,在金军南下时有护驾之功,与伪齐交战时也立有大功,还有……”他迟疑了一下,表情古怪地道:“在淮东地区,数败北宋大军,使得北宋军攻在攻战楚州之后就不敢再南下了。”
张威摊手:“傅大人,真……咳……岳公子让你在咱们北宋军中历练过了,你仔细想想咱们北宋军的战斗力,再仔细想想,张俊真的能打得过咱们?”
傅崧卿若是没参过军,只是通过纸面战报来了解战争,那还真搞不清北宋有多强,但是他被“充军”当了一阵子火铳兵,亲自参与了泗州城夺回战,对北宋军队的强度,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
此时听了张威的话,再仔细一想,脸色不禁大变。
张威继续道:“实不相瞒,张俊一次都没打败过我们,在楚州城下,我军打开城门出城迎战时,他转身就跑了。然后他再也不敢来惹我们,是我们向他主动提出了要和平,不要打仗,他屁颠屁颠就答应了,然后通过演戏来伪造战绩,上报给南宋朝廷。”
傅崧卿:“!!!”
文官没有一个傻的,就算是传统文官,脑子也是很灵光的,只是他们平时不上战场,不知道战场上的诡诡道道,很容易被战报欺瞒。但傅崧卿下过基层了,那可就不好骗了,仔细一想张威的话,他马上就明白过来,张威没说谎。
“这……这……这张俊!”傅崧卿惊愕地道:“他这个级数的大将,居然如此……”
张威嘿嘿笑:“不光是张俊,刘光世也一样。”
傅崧卿:“!!!”
眨眼间,无数念头在傅崧卿的脑海中闪过,他猛地一醒:“难怪岳公子在占领了泗州之后,立即又出征濠州,他知道寿春会被伪齐夺走,所以先占濠州,打通进攻寿春的道路。等到寿春落于北宋之手后,岳公子便要立即从濠州出兵,攻进寿春去。这时候寿春已经在伪齐手里,岳公子就算出兵打寿春,也不算违背北宋与南宋的和议。”
傅崧卿气得不行:“好奸诈!岳公子怎么能这样?这简直就是钻空子,窃取咱们南宋国的领土。”
张威道:“傅大人,您仔细想想,寿春在伪齐手里好,还是在北宋手里好?”
傅崧卿:“……”
一时竟然无言!
——
临安!
最近的临安,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本来临安缺粮,百姓是有点苦的,但是自从京杭运河恢复航运,临安的粮商们便能通过京杭运河前往楚州、宿迁、徐州、枣庄这几个著名的城市,从北宋国的手里买来粮食。
北宋的粮食产量不知道为啥那么高,而且品质还特别的好。
最关键的是,商船只要进入北宋航段,就完全没有过路费了。
楚州、宿迁、徐州、枣庄这四个地方,只有路途远近的问题,没有过路费的问题。
于是,不少粮商大胆地向北,尽量前往最远的枣庄,和他们抢货的商人就会比较少,价格自然就能更低一些。
这些粮食在北宋航段畅通无阻,一文钱过路费都不交,但是从杨州开始,每过一个城镇就被收一次过路费……虽然交了这么多过路费,粮食运到临安出售,依然有不少的利润。
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老百姓们则不至于被饿死。
临安一举解决了多年的粮荒问题,让南宋大臣们有一种“中兴盛世”又要回来了的感觉。
不光是粮食,还有更优质又便宜的棉布……
当然,还有盐!盐属于管制物资,商人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卖,但是私盐贩子是禁不住的,大量优质的北宋盐,在临安的暗面流通。
连达官贵人们,现在也偷偷买私盐,谁让私盐比官盐更白味更纯呢。
就在这一片繁华盛世景象中,一骑快马飞奔进城,一路狂吼:“寿春陷落……寿春陷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