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踢到铁板了

类别:言情 作者:长安名利客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3/26 08:05:21

他给了冯老和黎老一个放心的眼神之后,

给了同样无比担心自己的洛芷和苏瑾月等人一个微笑。

随后这才走到围栏边,

高声朗诵道,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顿时眼前一亮,

这首诗貌似很不错的样子。

仅仅是第一句,就让很多人感到十分的惊喜。

滕王高阁临江渚,第一句就写出了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

矗立在江边的沙洲上。

而这个佩玉鸾鸣罢歌舞更是采用了古今对比,

古时候的贵族出行的时候,时常佩戴的精美的玉饰,

乘坐着带有銮铃的马车。

而罢歌舞则说明歌舞停止,意味着昔日的繁华已经结束。

短短的一句诗,竟然蕴含了这麽多的东西,

这让周围的这些老先生们,眼中都多了几分浓浓的期待。

一旁的尤自明听到沈彧的这句诗之后,

心中没来由的一慌。

怎麽可能,

这家伙这第一句诗词,就这麽的优秀,

自己的这首诗和他的比起来,

好像还落了下乘。

一想到这里,他紧张的看着沈彧的背影,

生怕他接下来吟诵出来的诗句,还保留这个水准。

放在身后的双手,已经无意识的攥紧,心中也在加速跳动。

沈彧则是继续开口朗诵,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这两句诗一出,所有人的面前就仿佛是出现了一幅画卷,

清晨的时候,滕王阁的上方给来了南浦的浮云,

而在傍晚,滕王阁的珠帘则是卷入了西山的烟雨中。

整个滕王阁直接融入了自然之美。

而飞和卷两个动词,将静态的浮云和细雨展现的更加具有动态美,

诗句的表现力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

听到这句诗之后,

冯老黎老,还有洛芷苏瑾月等沈彧相熟的人,

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他们都明白了沈彧绝对不是逞强,而是真的有腹稿,

才应下了尤自明的邀请。

不说别的,

就单单这四句诗词,只要后面的诗句不是太差,

都能够和尤自明的这首诗一较高下。

他们悬着的心当即就放了下来,

周围的这些老先生们,

此时也都是一脸的激动。

这一句诗真的是太好了,字字精雕细琢,水平极高。

不少人已经悄然挪动自己的脚步,

接近沈彧,企图听得更清晰一点。

但还是很有分寸,保持在一个安全距离,

没有打扰到沈彧。

而一旁的尤自明,听到这两句诗之后,心中不好的预感顿时升级了,

心跳更是直线上升,他意识到可能坏了,沈彧这家伙好像真的有点东西。

就在众人各有心思的同时,沈彧的第三句诗词也随之而到,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此话一出,满座皆动。

周围的众人们看向沈彧的目光,

已经不是之前看到后辈,亦或者是平辈的目光,

眼神中满是惊骇,同时又蕴含着浓浓的敬佩。

他们在沈彧的背影,

就仿佛看到了古今那些大文豪的影子,

是那麽的高大。

这两句诗直接从对当前景观的描写,

转向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万物变迁的思考。

更是点出了人生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思考。

这直接给这首诗强行上升了一个维度,

已经不仅仅是写滕王阁了,更是藉此抒发了自己的思考。

这句诗一出,

便意味着尤自明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化作了白用功,

而且全都成全了沈彧。

虽然沈彧的诗句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但是明眼人已经能够看出来,

沈彧的这首诗,相比于尤自明的那首题滕王阁,

要好上很多,无论是诗句的优美程度,还有立意高远,都有着一些差距。

看到尤自明自取其辱,众人不仅没有任何的同情,

相反还觉得十分的畅快。

谁让这个尤自明之前,因为准备了这麽一首诗之后,

就如此的狂妄,想要压他们一头呢。

现在看到他这副惨样,众人只觉得沈彧做的实在是太好了,尤自明是罪有应得。

而且,

还能亲眼见状这样一首名作,在自己的眼前诞生,

真的是无比的幸运。

此时的尤自明,

要是还不知道沈彧真的有两把刷子,就真的是傻子了。

他的身体已经不受控制的开始打摆子了,

心中无比的暗恨自己,为什麽要多此一举,去挑衅沈彧。

明明最开始的时候,

沈彧并没有现场作诗的打算。

结果自己得意忘形了,想要一箭好几雕,

主动挑衅沈彧,这才导致他下场作诗。

一想到自己做了这样的蠢事,

他就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不过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他的诗作注定要被沈彧当做踏脚石了,

还得想个办法,将口碑再挽回来一些,

多少让自己的脸面过得去。

随后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下,

沈彧最终还是缓缓吐出了最后的一句诗。

「阁中帝子今犹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最后一句一出,满堂哗然,

这些平日里都以稳重着称的老先生们,

此时一个个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微张,

像是在比赛谁更加震惊似的。

其实也管不得他们,

实在是沈彧的这最后一句诗太妙了。

阁中帝子今犹在,

这句诗再次点题所在的滕王阁,借着对滕王的追问,

引出了这句名句,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如今早已经化成了一抔黄土,而不远处的赣江,依然还在不停的奔流不息。

这种对比不仅传递出对于历史的缅怀,而且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感,

让这首诗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沈彧朗诵完之后,这才转过身来,

看到周围所有人脸上的惊喜清晰可见,都在思索品鉴这首诗。

沈彧并没有任何的惊讶,

因为这就是王勃的真实实力。

良久,

周围的这些老先生们,才缓缓的回过神来,

看向沈彧的眼神中,满是欣赏和敬佩。

单单这一首诗,

就已经让他们自愧不如了。

这种级别的诗词,根本就不是灵光乍现就能够写出来了,

而是真的需要老天爷赏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