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功成必定有我
长安。
夏日的风带着一股灼热之感,吹拂过了大地,长安城的繁忙的人流之中,又多了几分焦躁之感。
秦王府后花园中,李爽正在池塘边纳凉,便听得侯景的脚步声传来。
“大王!”
侯景的话音之中,带着几分兴奋与激动。
“打起来了!”
李爽躺在太师椅上,摇摇晃晃的,听着侯景的话,问道:
“如何了?”
“尔朱荣分兵了!”
李爽听了,脸上露出了笑意。
“终于还是到了这一步么!”
尔朱荣带着十几万大军,兵力要比陈庆之的梁军和元颢军加起来都要多。
便是如今李神轨带着援军支援,也是一样,两岸的兵力差距悬殊。
既然打不下北中城,那便只有绕开,在黄河下游的渡口过河,再迂回进攻洛阳地区。
只是如此一来,对于一向是正面破阵,所向无前的尔朱荣来说,多少有些失了颜面。
“我那二哥派了谁?”
“上党王为主将,慕容绍宗为副将,南下进攻虎牢关。”
“如此一来,元颢怕是要败了。”
侯景听了,道:
“不该啊,上党王两次败在了陈庆之手里,怎么着也得僵持一段时日。”
毕竟,战略迂回是要时间的,渡过黄河南下进攻元颢军把守的关隘,也是费些功夫的。
“慕容绍宗非是易与之辈啊!”
侯景听了,有些不服气,道:
“那慕容绍宗有这么厉害么?”
李爽笑而不语,侯景见此,道:
“如此,陈留王那边,要不要提醒一番?”
“无妨,韩先生在洛阳,自有定夺。”
“那我们呢?”
李爽道:
“不用急,功成不必在我!”
……
秦王府外,马车声响动,几名宫人带着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走下了马车。
刘思夏带着几名女阁的女官在外等待着,从这几名宫人手中抱过了这个孩子。
几名宫人看着这个孩子,脸上还带着几分不舍与留恋,可没有办法,最终还是在刘思夏面前,拿出了一个盒子。
“这是能证明这个孩子身份的宗室文牒,还有信物,请收好!”
刘思夏抱着手中的这个孩子,看着这文牒上的内容,表现出了微微的惊讶之色。
不过很快,她就管理好了表情,微微点了点头。
“多谢!”
刘思夏并不明白李爽从洛阳千里迢迢找回这个孩子的目的,也不明白为什么让她来抚养。
不过,刘思夏也没有拒绝。
耳边,传来了一阵擂鼓声。
不远处的校场上,府兵正在进行训练。
关中十二军府的十二支府兵,至此,已然在长安城完成了一轮宿卫任务。
战力已成!
刘思夏与几名宫人见礼,便抱着孩子走入了秦王府中。
……
夏日的风依旧在吹着,与长安城的秩序井然不同,洛阳城中,盗匪滋生。
忠义坊中,李神轨找到了韩陵。
从内城跑到了这里,李神轨满头大汗。
相较之下,韩陵坐在树下乘凉,便显得从容了许多。
“先生,外面都在传,元天穆带着大军正要进攻白马津,这场仗打到最后会如何?”
“必败无疑!”
韩陵很是肯定的说道!
李神轨听了,也没有问韩陵为什么会这么说,本能的道:
“那留在这里还做什么,快走啊!”
韩陵听了,挥了挥手中的扇子,道:
“别急,元天穆要迂回攻打洛阳,总要花费些时日。”
李神轨听了,心里有些不踏实,道:
“我就是怕这尔朱荣一发狠,这洛阳谁也拦不住。”
韩陵听了,有些惊讶李神轨对尔朱荣的判断,笑道:
“的确如此,不过就算攻下了洛阳城,尔朱荣也未必是赢家。”
“如何说?”
“人心之失,非是一时一刻可以弥补回来的。非十载生养,十载教育,不可得之。尔朱荣赢的越多,他尔朱氏的天下便越脆弱。”
李神轨听了,摇了摇头,道:
“他要杀人就杀人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还不是赢家?前些日子,他还打了南阳王元宝炬一顿,这可是把魏国宗室的脸都打肿了!”
韩陵道:
“以卑而凌高,莫过于此。你看主公什么时候如此?”
李神轨道:
“也是,我那义弟从来都是要钱不要命,有时候还很实诚。不过,他有些事情做的,可比尔朱荣都过分,怎么不听先生你劝劝?”
“不用我劝,关中四塞之地,就算他和尔朱荣做的是同样一件事情,花得本钱也低的多。何况,长安已成,人心多归。”
韩陵悠悠而道,手中的扇子不觉得挥舞了一番。
看着如此模样的韩陵,李神轨心也跟着定了下来。不过,他还有些担忧。
“我就是担心义弟太过实诚了,尔朱荣这个契胡人,可不像我那样讲义气。万一尔朱荣要对他下杀手,该如何是好?”
“不用担心,主公是不会给尔朱荣这个机会的。”
“如何说?”
韩陵摸了摸胡须,问道:
“尔朱荣要进攻了,元颢是如何布军的?”
“他派遣裴衍防守黄河南岸,源子雍镇守虎牢关,他还想要问我要贺拔允和我的一千部曲,不过我没有给!”
李神轨这么一说,韩陵点了点头。
“先把后路给守好了,如此,无论局势变化,都有进退的余地。”
——
洛阳,显阳殿。
元颢坐在那张御座上,可总感觉屁股下的宫殿在摇晃。
他派遣军队将洛阳周围守得密不透风,可总感觉还是挡不住尔朱荣的十几万大军。
“你们如何看?”
众臣沉默不语。
事实上,这朝堂之上的一众公卿早就在长久的对峙之中,收到了来自黄河北岸另一位魏国皇帝的承诺。
只诛首恶,余者不究!
当然,元子攸并不是一言九鼎,他的话能有几分可信,众臣心中也没有多少把握。
元子攸也得听尔朱荣的!
尔朱荣到时候会不会清算,谁也说不准。
可如今的殿堂之上,这些收到承诺的公卿,总比元颢要稳得多。
临淮王元彧走了出来,拱手道:
“陛下,国势危难,若是能请关中秦王发兵勤王,人心可以安定。”
元颢听了这话,心中就是一阵烦躁。
此刻的形势还不算差,双方尚在僵持,可继续下去,谁也说不准会如何?
毕竟,源子雍挡不挡得住元天穆,还在两说。
“他若是肯来,朕也不用忧虑了!”
便在此时,殿外传来了一阵焦急的声音。
“秦王来了!”
元颢一听,整个人都颤栗了。
“秦王麾下骠骑将军彭乐率领一千骑已至陕城。”
“真的?”
“陛下,可他们打得旗号……”
“如何?”
“他们打得旗号是‘匡扶魏室,誓杀奸贼元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