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佛祖转世

类别:仙侠 作者:中原五百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5/19 12:34:02

第384章 佛祖转世

枯梅大师沉静地看着独臂男子,她心中已经恍然,拱手道:“华山末学后进枯梅见过神雕大侠。”

独臂男子笑了笑:“枯梅大师,杨某痴长不了你几岁,您客气了。”

枯梅大师心想,传闻中的神雕大侠心高气傲,英俊无比,宛如神话的二郎神。且曾经在千军万马中击毙过蒙古大汗,没想到对方现实里,竟是一位如此温和有礼的人物。

她心念电闪而过,看向独臂男子身边美艳绝伦的夫人,道:“杨大侠,这位便是古墓派的龙掌门吧,果真如传闻一般,美若天仙。”

她说话间,略有疑窦,因为传闻中龙氏喜穿白衣,衣着素净,这位夫人,显然穿着要华美许多,而且从呼吸和脚步来看,武功应该平常得紧。

枯梅大师是老江湖,自忖不会看错。

独臂男子淡然一笑:“枯梅大师说错了,这是我家芙妹,乃是蒙元已故郭令公的长女。”

“啊。”枯梅大师惊讶无比。

江湖传言,神雕大侠和龙氏一起归隐,绝迹江湖。

没曾想,对方枕边人竟不是神雕大侠曾经苦等十六年的龙氏,而是在江湖中苦苦追寻神雕大侠踪迹的小东邪郭襄的亲姐姐。

郭襄如今已经出家,建立峨眉派,实是江湖咸知的事。

而且郭襄还师承藏密金刚宗的蒙古上代国师金轮法王,论辈分和如今蒙元国师八思巴平辈,如今藏密是蒙古国教,郭襄的地位可想而知。

要知道,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自佛教传入中土以来,一直香火鼎盛。

峨眉山更是号称“天下秀”,与青城山,一道一佛,俱在蜀中。

若无这份来历,郭襄也不可能在中土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开宗立派。

而且郭芙还是有夫之妇。

所以独臂男子娶郭芙,实是令人匪夷所思。

但这又很“西狂”。

夫人见独臂男子亲口道出她的来历,先是一惊,但眉宇间竟是欢喜之色。两人隐居华山,其实也是为了躲避外面的风言风语。

如今独臂男子的作为,又仿佛回到了昔日的少年轻狂……

亦是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

独臂男子见枯梅大师惊讶,自是早有预料,“杨某一生行事,自无须向他人解释。至于华真真的事,她既然输给你,按理说是该让出华山掌门之位。不过你也是请了外援,才能参透独孤九剑的破气式吧。”

枯梅大师:“不错。”

独臂男子笑了笑:“独孤九剑乃是剑魔独孤求败前辈所创,我一身所学,受益独孤前辈良多。若是大师能接住我一剑,华山派的事,便就此定了。若是不能,请再给华真真一年时间,一年之后,她以紫气元宗再来破你的独孤九剑,若是还不成,华真真今后也任凭你驱驰。”

枯梅大师沉吟片刻道:“好,就依杨大侠所言。”

其实华山派门户内的事,按江湖规矩,怎么也不该轮到外人插手。

一来华真真身份特殊,二来独臂男子确实有踏平华山派的实力,枯梅大师权衡利弊下,只能先答应对方的要求。

她人送外号“铁仙姑”,其实并非一根筋到底,该有的审时度势,一分都不会少。

“那咱们去华山之巅吧。”

“悉听尊便。”

暮色初合,华山之巅的罡风卷着尘沙掠过断岩。

枯梅大师双掌抱元,玄色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她望着杨过手中那截三尺木剑,忽觉这看似寻常的树枝竟比任何神兵都更森然。

杨过临风而立,身后郭芙轻倚古松,腕间的金丝镯随着衣袂晃动,发出细碎声响。

他残袖垂落如墨,半张面容隐在阴影里,唯有眼中精光似寒星,让枯梅大师想起传说中能在万军之中取蒙古大汗首级的锋芒。

“得罪了。”

木剑出剑的刹那,山间忽静。

枯梅大师瞳孔骤缩——她根本没看清杨过何时出手,只见一道虚影如流光划破暮色,剑未至,已带起十丈罡风。

这风不似寻常剑气凌厉,却似山岳倾倒前的震颤,压得她呼吸凝滞,仿佛整座华山都在向自己压来。

她暴喝一声,独孤九剑破气式瞬间催动,掌心真气如漩涡奔涌。然而木剑未及身,剑意已先至,万千道无形剑气如暴雨倾泻,将她周身破绽尽数笼罩。枯梅大师从未见过如此霸道的剑意,这根本不是破招,而是以无上气势直接碾碎一切防御。

木剑停在她咽喉三寸处。

罡风消散,雪粒悬在半空。

枯梅大师望着那截木剑上的细小裂纹,忽然想起方才那瞬间,自己苦心修炼的破气式竟如同孩童儿戏。杨过收剑的动作随意至极,却让她明白,对方若真想取她性命,此刻喉头早已没了气息。

“好剑。”她艰涩开口,喉间泛起腥甜。方才那一招,杨过分明只用了些许力气,却已震得她五脏六腑翻涌。

郭芙轻轻鼓掌,笑声清脆:“枯梅大师,我家夫君当年用这木剑,可是败过金轮法王的。”

杨过淡淡一笑,木剑没入袖中:“大师承让。一年之约,还请谨记。”说罢转身,与郭芙携手踏入暮色,身影很快消失在云雾之中。

枯梅大师望着两人离去的方向,久久未动。

山风卷来雪粒,落在她僵硬的指尖,恍惚间,她仿佛又看见那道划破暮色的剑光——原来真正的绝世剑法,从来不需要繁复招式,只需一剑,便可让天地失色。

“真真,顾道长去了巴山。你也跟着去吧,随他修行一年。他那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法,实是天下剑法的绝诣。你参透这门剑法,才能真正发挥出紫气元宗的威能。”杨过对清婉少女华真真说道。

“嗯,不过,道长去哪了,杨大侠可否告知?”

“他不想别人见他时,你找遍世界都见不到他,何必问呢。”

“好吧。”华真真有些失望,随即向杨过告辞,准备去巴山找顾道人。

顾道人也是天下奇人,乃是道长的棋友。

虽然顾道人喜欢下棋,可是能和顾道人下棋的人很少,因为他有个怪癖,谁要是下棋赢了他,准被顾道人用棋盘砸死,完事后,顾道人还会来一句“善哉善哉”,又会大为懊悔。

这些年来,只有道长能下棋赢顾道人,且不被棋盘砸死。

道长无名无姓。

不过顾道人倒是解释过道长的来历。

他说对方是“太上”。

这位太上可不是说的太上老君。

其实三清皆是太上。太上元始天尊,太上灵宝天尊,太上道德天尊。

太上是一种“称号”。

是指得清静至极之道,是为太古无名之君。

目送华真真离开之后。

杨过看向身边的郭芙,“襄儿在峨眉,顾道人去了巴山,双方倒是离得近。有他照应,你也不用担心襄儿入了密宗的魔道。”

“哎,我该见她一面的。”

“感情的事,骗得过旁人,也骗不过自己。我当年为她庆生,实是心底里想让你瞧得起。哎……”

夫妇二人相顾无言。

良久之后,郭芙突然道:“夫君,破天怎么还没回家。”

“他偷偷下了华山。”

“啊,他还年纪这么小。”

“这些年我将黯然销魂掌改良成——大九天手,破天已经将其练成,当世论掌力,能胜过他的,不过寥寥。少年人有了本事,是耐不住寂寞的。就让他出去闯闯吧。”杨过轻声道。

他曾经也是少年,所以很明白破天的心思。

这孩子倒不是两人亲生,而是在华山脚下捡的孩子,但习武的资质惊人,而且天生有一门水火相济的内功,奇怪无比。

正是这个孩子,让杨过和无名道长结识。

对方还说破天是“佛祖转世”的灵童,跟他这个道门老祖是对头。

不过破天心性淳朴,而且一直说自己有妈妈,是以不肯叫郭芙为母亲。

但郭芙一直将他当亲儿子一样抚养。

哪怕这两年,夫妇二人又生了一个孩子,对破天的宠爱也是丝毫不减。

当然,杨过最喜欢的是破天有一份顶好的厨艺。

其实也怪,无名道长说破天是佛祖转世,可是破天做烤肉特别好吃,从来不忌讳杀生。

但他好像也确实天生善良,目光慈悲。

说起来,他的义妹程英前几年收养了一个幼童,已经开始传他桃花岛的武功,还将其取姓为“杨”。

收到对方的信后,杨过都不敢回。

都是冤孽啊。

华山古道。

一个少年踩着碎石子哼着小调,身后跟着一条大黄狗。

忽听得山道转角处传来金铁交鸣,他眉头一挑,足尖轻点跃上崖边老松——只见十八个红衣喇嘛结成古怪阵势,铜钹与降魔杵舞出层层金光,将一位白发老者困在中央。

那老者单衣染血,每出拳必有气浪排空,拳风将三丈内的落叶震成齑粉。

可十八喇嘛的招式如潮水般连绵不绝,铜钹声中竟夹杂着摄人心魄的梵唱,震得老者虎口迸裂,指缝间渗出的血珠溅在青石板上,转瞬凝成黑紫。

“好霸道的外功!”少年双目发亮。

他听义父神雕大侠点评过江湖人物,从对方的掌法中,认出老者正是江湖传闻中“大悲掌法震九州”的大悲老人,此刻老人招式虽刚猛,气息却已紊乱,显然是强弩之末。

喇嘛阵中突然响起尖锐哨声,十八件法器同时砸向老人天灵,带起的破空声竟如雷鸣般震耳欲聋。

千钧一发之际,少年足尖点地疾冲而下。他手掌尚未触及喇嘛,袖中便卷出九道暗劲,每道劲气都带着冰火交融的爆炸气息。

为首喇嘛瞳孔骤缩,手中铜钹还未举起,便被气劲震得倒飞出去,撞在岩壁上吐出一口鲜血。

其余喇嘛大惊失色,结阵急退三丈。

少年来到老人身前,袖中寒气与掌心热气交织,以强横霸道的掌力将老人护住。

小娃娃……”大悲老人踉跄半步,浑浊的眼珠死死盯着杨破天掌心流转的红蓝真气,“你这双手……竟比老夫的大悲掌还霸道……”

话音未落,十八喇嘛已重整旗鼓,法器上燃起幽蓝火焰。

少年双掌,掌力狂涌,古道狂风大起。

他的大九天手暗含阴阳二气,左手寒冰冻结三丈空气,右手烈焰烧得碎石噼啪作响,冰火二气相撞,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喇嘛们的火焰阵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三人被冻成冰雕,五人被烧成焦炭,其余人连滚带爬逃入密林。

“多谢小友……”大悲老人靠着树干缓缓滑坐下去,喉间发出破风箱般的喘息,“老骨头本想留着这身功夫,找藏密那群秃驴算总账……”

他颤抖着解开衣襟,露出布满刀疤的胸膛,每道伤痕都泛着诡异的青黑色,“他们用毒蛊……老夫撑不了多久了……”

少年蹲下身,指尖刚触到老人脉搏,便被一股阴寒之气震得缩回手。

大悲老人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从怀中掏出个油布包裹:“这里面……是老夫毕生心血……若小友不嫌弃,就当……”咳嗽打断了他的话,血沫顺着嘴角流下,老人的瞳孔渐渐涣散,“记住……泥人里藏着少林寺……”

包裹落入少年怀中时,大悲老人的手已经凉透。

少年叹了口气。

他在华山,还是第一次见到死人。

不过,他在被杨过收养前,早在江湖中流浪过,见过许多人间惨剧,因此对大悲老人的死虽然感到惋惜,却也很快适应。

他解下外衫盖住老人遗体,在附近挖了坑,将老人埋掉。

至于那几个喇嘛,也顺手挖了坑,一并埋进去。

做完这些事之后,他想到大悲老人临终遗言,说油布包裹藏着少林寺的什么……

“这莫不是少林寺丢的东西。大悲老人既然临终前着紧此事,我还是帮他将东西送回去吧。”少年想了想,收起包裹,到了山下小镇,问清楚少林寺方向,便往少林寺而去。

“少林寺方丈天湖大师离奇死在自己的禅房之中,而且遗体面带诡异的微笑。”

这个消息传出,惊动了江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