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世间自在王佛
“佛骨,这世上当真有佛骨?”无花的佛心生出波澜。
他虽然是和尚,其实内心里,对所谓的诸天神佛不是很信。在他看来,即使存在,那些神佛也是强大人类修炼而成,并且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对现世很难造成影响。
但玉佛里,的的确确藏着一个强大的邪佛。
“当然有。虽然这个世界陷在末法时代,但释迦牟尼和太上可不会受末法的约束,因为他们就是法。”
无花的面前浮现着一张佛脸。
准确的说,这张佛脸和快活王长得一模一样。
无花算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半个恩师“天湖方丈”,并从天湖身上得到了这块玉佛。而快活王正是他的帮凶。
快活王见无花找出玉佛,直接抢了过来,却没想到玉佛直接将快活王吸进去,然后出现了这个邪佛。
它自号世间自在王佛,成道还在释迦牟尼之前,又说释迦牟尼成道之后,在盂兰盆节开万佛大会,在大会上将它镇压在这块玉佛中。
佛祖降魔他信,降佛,无花是一点都不信。
所以他认为,这家伙就是一尊邪佛或者魔神。
“太上?”无花心念电闪,随即对邪佛的话产生疑惑。
那邪佛道:“太上是一种称号。清静至极之道,太古无名之君,是谓太上。也就是我要找的道士。”
“你找那个道士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请他帮我解除释迦牟尼的封印,不然的话,靠你们这些废物比丘么?”
“太上为什么要帮你?”
“这个太上是释迦牟尼的对头,肯定会帮我的。凡间不是有句话,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
“嗯。”无花点点头,又问:“快活王怎样了?”
“他是我的投影,你不会以为是佛爷将他吃了吧?他本来就是我。”
“投影?”
“你既然做了我的传法者,我告诉你这些事也无妨。这个世界,有许多特殊的人,其实都是诸天宇宙中某些老东西的化身投影。当然,也可以说叫做‘鱼’。”
“鱼?”
“无非是一种称呼罢了。这里面的事很复杂。譬如说,释迦牟尼未成佛之前,乃是道士,道号‘多宝’,但他成佛之后,便没有多宝道人了。无论过去、未来、现在,任何时空,都没有多宝道人,只有一个释迦牟尼。哦,这也不对。在封神时空是有的。”
“封神时空?”
“那是灵宝天尊的过去,只有见到灵宝天尊,得到他的许可才能进去。不过封神时空的多宝道人,其实和释迦牟尼也没有任何关系了。那里的多宝道人,乃是灵宝天尊的众生相之一。”
“如果小僧没记错的话,灵宝天尊应该是三清道祖之一?”
“错,三清中的上清是灵宝天尊,可灵宝天尊不是上清。”
“此话怎讲?”
“三清是可以修成的境界,也是可以获得的称号,谁修成上清,谁就是灵宝天尊,但灵宝天尊不只是上清。可以说,上清也是灵宝天尊的鱼。”
“那你呢,比三清如何?”
“你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世人是没法和三清比较的。便是佛爷我,也只能和未成佛之前的释迦牟尼比较。但释迦牟尼已经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成佛,所以佛爷也是比不得他,但佛爷想出这一口气。”
“那你怎么会如来神掌?”
“你错了,是如来便会。佛爷本就是在释迦牟尼之前证就的如来,怎么就不会如来神掌。”
“可是你说释迦牟尼过去、现在、未来皆已经成佛,又如何在佛祖之前成佛?”
“你又不懂了,释迦牟尼是释迦牟尼,但灵童和释迦牟尼的应身,乃至于诸多化身,都不是释迦牟尼。他们是鱼。”
无花隐隐有悟。
佛祖便是佛祖,一切时空,皆是佛祖。
但佛祖的化身、转世身等诸多身相,皆不是佛祖。
“对了,那道士徐青,我看也不是凡类,他有什么来历?”
“不过是凡夫俗子罢了,侥幸得了点机缘。”世间自在王佛不屑一顾道。
无花表示不信。
再怎么说,徐青给他的感觉,都比自在王佛的投影快活王厉害。
但此话不适宜宣之于口。
好在,这番问话,给无花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原本他只是想做少林寺方丈,现在……他想要更多!
无花认为自己配得上世间所有的一切美好。
另一方面无花很清楚,邪佛说这些话,根本就是画大饼勾引他,好让自己死心塌地为他办事。
大家都是和尚,发宏愿骗信徒那一套,谁玩的不溜啊!
只是,无花也相信邪佛说的事是真的。
对于一个聪明人而言,知道修行不是一场空,而是真能成仙成圣成佛,哪怕前路有多艰难,都会去尝试的。
纵然粉身碎骨,求道之心,也如金刚般坚硬。
不过,这些事,也需要他亲身去证实。
无花思索之间,忽然感到疲劳,沉沉睡去。
他睡去的时候,浑身气血宛如香烟,袅袅地隐入虚空。
不多时,邪佛低语一声:“阴司牛马何在。”
刹那间,空间荡起涟漪,竟有两个牛马模样的阴司鬼神出现在禅房内。
两个牛马鬼神,均自露出惶恐之色。
其中牛头对虚空作揖,“不知哪位大神使出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的大神通将我等唤来这末法之地。”
这地方是地府的禁忌之地,上了名号的。
根本不可能有阴司鬼神进得来。
没想到,他们俩倒霉蛋,在枉死城正打着牌九,居然被哪个大能用大神通唤来。
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这道士阳寿已尽,怎么没进地府。”虚空中梵音响起,一道佛光罩住牛头马面。
两个阴司勾魂使,立刻明白对方的意思。
奇也怪哉。
虽然是末法之地,阴神鬼神不能进入,可这里的生灵在生死簿都是有名号的,到了时间,都要去地府走一遭。
可这道士明明阳寿已尽,居然还不去地府。
本来这种事,勾魂使者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也不能装视而不见。
问题是,末法之地,它们什么都干不了啊。
“既然知晓此事,你二人去履行职责吧。”
一阵香风吹动,牛头马面身不由己飘出去,再回过神,发现他们二人都有了肉身,而且气血充盈,一看就是阳间习武之人,且不是一般武者。
“牛哥,我们有肉身了。”
对于阴鬼而言,最大的愿望就是有肉身,这样才能体会到世间诸般声色。
何况他们的肉身还是人。
“不知是哪位上古大佛,竟有这般手段,让我们在这末法之地能够夺舍肉身。”牛头惊骇不已。
马面:“牛哥,这可是传说中太上的一处道场,虽然有末法禁制,指不定留了哪位大神的遗宝。咱们为这位佛爷办了差事,看能不能顺手寻一些宝物回地府孝敬判官爷爷,给咱们谋个好地方的差事。”
这阴世的牛马和阳世的牛马都没啥区别,纯粹是干活的耗材。
可耗材也有高下之分。
有的耗材不用干活,还能吃卡拿要,而且还入了阴司的黄册,那是万劫不易的铁饭碗。
哪怕有鬼雄杀到地府,改朝换代,这些阴司小吏衙役也大都是不受波及的,说不定待遇还能往上提一提。
两牛马,在如今地府的地位,好比阳世的临时工。
若是能巴结上头上的判官,转正也就人家一笔的事。
如若有了阴司编制,苦熬多年,未必没有往上爬的机会。
若名字没有在阴司黄册上,有时候强人闯入地府,他们这些人都是要第一个往前冲的,被打死也就打死了。
而且阴司黄册和生死簿是联系在一起的,若是黄册的阴司之神死了,花费代价,还能复活。
其他临时工的牛马可没这待遇。
说起来,这地府如今也不太平,许多强人各霸一方,根本不成体统。
两牛马计议定下,各自拿起身边的剑,悄摸着出门去为那位佛爷办差。它们清楚,人家唤它们来就是办这事的。
办不好,这等大能,哪怕是在末法之地,也有的是手段收拾它们。
到底它们是阴司鬼神,不一会儿就熟悉了身体,摸清楚现在肉身的身份,乃是昆仑派两个弟子,修炼了一套两仪剑法。
世间两仪剑法多的是,阴司中也流有许多传说。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传说中的太乙分光剑。
至于两仪之道的阵法便是两仪微尘阵,与诛仙剑阵齐名。
在诸天宇宙中,可谓是凶名赫赫。
两牛马根据邪佛佛光提供线索,记住了那本该死的道士徐青的气息。
趁着夜色深沉,两牛马摸了过去。
它们都在客房,所以离徐青不远。
这末法之地,阴司之神,没法直接施展神通,但不是没别的办法。
譬如两牛马如今肉身的气血,正好用上血祭之法,能幻化出强大的精神力。
两牛马做事还是谨慎的,直接祭炼气血,施展出勾魂大手。
…
…
徐青本在客房打坐,忽然间觉得浑身一轻。
“这……”
他浑身清光,蓦然间觉得天地开朗起来。同时,天地间的法理规则,均自化成一条条丝线在他眼中呈现出来。
徐青前些时日参悟的易经注解,其中蕴藏的玄奥,在这一时间,无比清晰深刻地展现在他眼中。
“这是……元神。”
徐青听到一声呼喊,将他的思绪从天地玄妙中剥离。
这等于打断他的顿悟!
徐青心中不悦,看向对方。
两个道士看着他瑟瑟发抖。
而此时徐青是元神状态,自有道家法眼,看出两个道士身上,竟附着着两个阴鬼。
“你们是哪来的?”徐青眉头一蹙。
两个阴司牛马,怎么也想不到,要摄魂的凡人道士,竟然魂魄早已成了元神。
怎么可能。
末法之地,无人成仙。
这元神是哪来的?
纵然末法之地,有人悟透仙道,也不可能在这个世界凝聚出元神来。
因为根本没有这个条件。
见到徐青元神的一刹那,两牛马才知道惹到大麻烦。
这和它们的前辈拘了那猴子的魂魄有啥区别。
都是倒霉蛋!
两牛马这才意识到捅了大篓子。
徐青现在是元神状态,竟有些许神通恢复过来,目光过去。
不等两牛马使出剑招,便将两人慑服在地,不敢有丝毫反抗。
徐青很快感受到一股惊心动魄的危险,知晓他元神状态不能持久,否则必有大祸,所以干脆元神回到肉身。
他推开房门,看到房门外,两个昆仑派道士打扮的家伙在门外倒地,瑟瑟发抖。
正欲发问,忽然间,两个道士各自口吐白沫。
两道黑烟,眨眼间从体内飘出,云散烟消。
根本不给徐青追问的机会。
而动静惊动了其他江湖人。
…
…
“这两位道长是昆仑派何先生的高足,修炼两仪剑法有成,没曾想,居然死在徐道长门口,还请徐道长给个说法。”
两个昆仑派的道士在徐青的客房门口断气,许多江湖人士都看到了。
可以说,徐青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而且两个道士死之后,都露出诡异笑容,仿佛登入极乐一般。
这个死状和天湖方丈死前的情状一般无二。
徐青的嫌疑根本没法洗脱。
哪怕他一生行事,无需向他人解释。
可是徐青如今代表的是重阳宫,是全真教!
如果这事情讲不出清楚,对于全真教又是一场重大打击。
关键是,徐青自己也一头雾水。
他怎么可能杀死这两道士,准确的说是两道士身上的牛马阴神,居然能将徐青的元神勾出来。
要是徐青能弄清楚这原理,便能在这末法世界施展仙人神通,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人不是贫道杀的,贫道要杀人,何必用这种邪门手段。”徐青面对少林寺高僧的质问,心平气和道。
“但此事又如何解释?”
徐青淡淡道:“目前看来,这两道士的死法和贵寺方丈一般无二,说明动手的人,依旧在贵寺内。而且贫道在贵寺方丈遭难时,根本不在少室山,这种事,贵寺总归是知道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