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朝廷开院

类别:玄幻 作者:甲壳蚁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3/14 16:33:53

“是这味!”胡奇与向长松同时指向师弟梁渠,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夜风飕飕作响,围墙上的旌旗随风鼓动,楼宇下橙黄的灯笼轻轻摇晃,光亮闪烁不定。梁渠也跟着畅快地笑起来。三人之外的学徒们一脸茫然,看到平日里严厉的胡师兄和向师兄如此开怀大笑,他们感到几分不真实,却也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咧开了嘴。月光与灯火交织在一起,人影摇曳,摇曳之中带着憧憬。

向长松用力搂住梁渠的脖颈:“顿悟这种事,只有从师弟你嘴里说出来,才像是吃了顿家常便饭!”

“再等六年,不,五年吧。”胡奇一本正经地提议,“咱们让师父把武院重新搬一次,花些银子,让梁师弟再顿悟一回,这笔买卖,我看挺划算。”

“有理!”向长松双手赞成。

“再十年也没什么用。”梁渠止住笑容,抬头望着月亮,“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又没在淮阴武院里站过桩,也没跟几位师兄学过武,就算再搬一次又能有什么用呢?”

“倒是这个道理。”向长松松开了梁渠。三人忽然间生出几分意兴阑珊之感。是悲伤吗?似乎不是。也许这就是缅怀吧?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走!你第一次来,师兄我抽个空,带你看看咱们的新武院!想当年也是我领着你呢。”

“师兄现在还领人参观吗?”

“不领了。”向长松摇摇头,“以前一期总共才三四十人,两三天都来不了一个新人,闲着没事才领人参观。如今一天能有十几个报名的,武院又大,哪还有时间,也只有师弟你能有这个待遇。”

“倒是受宠若惊。”梁渠回头看着那些站在原地、不肯离去的学徒,“天太晚了,大家别站着了,都去吃饭吧,该回家的回家,该住宿的住宿。放心,接下来三天我都会来,不用急在这一时半刻。”

“三天?”前面的学徒精神一振,“兴义伯此话当真?”

“当真!”

“芜湖!”欢呼声如潮水般涌起。确定还有机会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快散去。胡奇和向长松笑着摇摇头,抓起地上装着尖刺的布袋,领着梁渠沿着廊道环绕武院行走,指点江山。

“咱们的武院和以前的武馆大不相同了,现在什么都有。别的不说,光马厩就有五个大的,一个小的,总共六个,能容纳一百多匹大马。前后还有五个演武场,两个大的,三个小的。武院后面有将近四十个四方大院,供学生住宿。一个大院有四个厢房,多的上下铺能住五十人,少的能住十六人。食堂专门烧饭的伙夫有二十五个,杂工也有二十五个,一天有五顿餐食供应,加起来就有五十个人负责。你不知道,全是半大小子,特别能吃能拉。院子里每个厢房的厕桶不够用,光是附近的公厕就有十个。挑粪的人一天得来三趟,不然要不了三天就会溢出来。”

“哈哈哈。”梁渠忍不住笑了起来。一千多号人,常住的就有七八百。吃喝拉撒,后勤供应,管理起来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光做饭、烧水、送柴、打扫、洗衣这些粗活就得好几百人来干。一个月的工钱和食物损耗不下上千两,此外还有药浴、伙食费、跌打损伤的费用……以前千把号人的义兴市,就算一半是壮丁,也就五百人。现在武院的存在,全乡的就业问题都能解决了。

“咦,咱们院里还有药堂?”梁渠指向武院内的一间小屋。小屋左边挂着长春医馆的竖匾,两个穿着布衣的小厮拿着戥子在里面忙碌着。

“对,长春医院在咱们这里开了个小店,里面有不少常见的活气血的药材。有的学徒觉得咱们武馆提供的药材不够,还要自己开小灶。你养的黑斑蛙、金线水蛭,今年不少都送到咱们这里来了。平时有体弱的学徒受了寒,都会从这里取药。另外,武院里的伙计有什么小毛小病也不用去外面找大夫,在咱们这里按成本价拿药就行。”

“有人打架吗?”

“有!怎么没有,一个月能有好几次,十回有九回都见血,根本管不住。”提到这个,向长松就觉得头疼。

“我猜也是。”

“打架还算小事。”胡奇开口说道。

“小事?难道闹出人命了?”

“嘿,师弟你猜得真准,就是差点闹出人命!上个月,有个男学徒把女学徒拉到了自己的小院里,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五岁。要不是有人跑来通风报信,屋子里两人的衣服都快脱光了。那次可把我吓得魂都快飞了!”向长松一脸惊魂未定。

梁渠差点被口水呛到:“后来呢?”武院里肯定没有不准早恋的说法,但是恋爱归恋爱,没定亲之前绝对不能越轨。

“后来没敢让他们继续学,让他们的父母领回去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听说他们准备定亲……”

“怪哉。”

他们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琐事。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尤其是青春年少的时候,各种八卦比以前的小武馆精彩多了,让人大开眼界。

“我来的时候看到湖心有竖着的梅花桩,难道是在练水战?”

“师弟还记得咱们以前教什么吗?”

“记得,猿、虎、鹤三门拳法,我和立波学的都是猿拳,陈杰昌学的虎拳。”

“当年只是启蒙,了不起培养到二三关。现在不一样了,四关乃至奔马境界咱们武馆都教。启蒙拳法从三种扩展到了七种,覆盖范围更广了。除了原来的老三样,又增加了蛇、螳螂、熊、马四种。后面还有鲸息行气法等等,在水下修行有奇效。除了功法,包括八品、九品武学,也就是下乘下等和中等武学,全都教。武学里有近一半是水战武学,这也是为什么武院要搬到鲟鱼洞来,这里的湖小,不容易出事。”

梁渠恍然大悟。不同地方的人,习武的倾向肯定不同。北方的武学大多大开大合,典型的就是沧州。南方则多水战。有两门水下技法傍身,去河泊所应聘都会容易一些。

“忙得过来吗?”

“忙不过来,天天心力交瘁。几百人的住宿有一大堆破事,这个要换,那个要改。现在卓师姐、曹师兄都打算过来帮忙。咱们武馆现在流水也大,半年一次的武院大比还有人捐钱呢。马上十二月了,今年第二次大比。”

“徐师兄呢?他不是很闲吗?”

“徐师兄本来就在啊!多少年了。”

“啊?”

“师弟你来的时候,我和胡师兄境界也不算高,没学两年。当时武馆就是徐师兄一个人带。我们两个到了四关之后,徐师兄就当了甩手掌柜。你以前的枪法不正是徐师兄教的吗?”

梁渠捏了捏眉心。“我还以为是因为我们是亲传师兄弟的缘故,徐师兄又会用枪……”

“哈哈哈,有一部分这个原因吧。徐师兄是四师兄,到他为止,师父就不再多教了,只是传授一些上乘武学或者万胜抱元之法。平日里的喂招、对练,都是前面的师兄带后面的师弟。师父是院里的山长,徐师兄就是堂长,我和胡师兄是教习,负责讲书……”

月下闲谈,人影交错重叠。三人聊了很多。梁渠踏在黄土夯实的演武场上,想起昔日胡奇和他在这里对练,也是在这样的场地上,他第一次知晓了武者之“本”。如今演武场更大、更宽阔了。他用鞋尖捻了捻沙土,踢飞一块碎石。

“师兄,能不能把武院的发展模式写在一份册页上送给我?”

“师弟拿纸笔来……”

“我脑子里有点想法,汇报上去,说不定能捞两个功劳。”梁渠简单阐述了自己的思路。

“让朝廷开武院?”向长松皱起眉头,“不太实际吧?且不说地方府衙拨款的问题,哪来那么多人手呢?好处又在哪?”

“所以不办小的,办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