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
几人想起,前阵子在圈内颇有名气的这个剧本,确实是大项目。
“我需要稳定的发行渠道,你们需要可靠的剧本和成片,而我在这一方面从未失手过,我们本来就是天生的合作关系,没理由打打杀杀!”
陈奇继续道: “好莱坞正在开拓全球市场,亚洲30亿人口,你们打开了几个?香港如今已经成规模的引进外语片……”
“香港市场不值一提!”
“我知道,但香港背后是中国大陆!”
嗯?
几人眼前一亮,忙道: “你能让我们进入中国?”
虽然中国穷,但人口多啊!虽然中国穷,但市场潜力大啊!很值得培养。
“不!你们能不能进来,要看国家政策。”陈奇笑道。
"……"
他似乎在说废话,但几人的表情已经变得微妙。
陈奇摊开手,笑道: “所以我的意思很清楚,一旦哥伦比亚被收购,我需要一个新的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深度开发各种作品。
同时我也愿意与其他几家保持友好关系,比如
在剧本方面,我很乐意提供。你们应该很明白,如果这次罢工潮持续太久,对之后的好莱坞意味着什么?”
四人都是顶尖大佬,当然明白,也明白陈奇身上的各种价值:
他基本能代表中国电影,并且对国内有挺大的影响力!
他确实有一流的生产能力,利润回报率极其夸张!
被编剧工会这么一闹,好莱坞的确需要一支在体系之外又保持友好的创作力量!
与这三点相比,单纯的几个剧本显得无足轻重。想通了这些,四位大佬的心思突然火热:如果与陈奇达成哥伦比亚那种关系,甚至更深度的合作,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但此刻场合不对,不好进一步交流。
最后,陈奇笑道: “为了让几位对我们的生产能力有更清晰的了解,欢迎派代表前来参观,刚好我的新片《邻居大战》很快就开机了。”
啊??
四人有点愣,你不是刚宣布不久么?这就开机了?你确定这种玩意能有高票房?
不过他们对此还挺感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去片场看看。
“中国是友好开放的,我们东方公司也如此,希望我们能有个好的开始……先生们,为了电影!”
“为了电影!”
五人碰了一杯,喊着冠冕堂皇的口号,再度让全场侧目。
…
凌晨两点多。
《人在纽约》剧组回到酒店,众人的情绪依旧高亢,张艺某不知道从哪儿弄了瓶酒,还有点小菜,拉着王伯昭、鲍德熹准备畅饮一宿。
不得不说,老谋子的精力真牛逼!
后世70多岁了,还能保持一年一部片的效率,还有四个娃,最小的孩子是06年生的,那会他是56岁。
“我是比不上啊!”
“我才28岁就一身职业病!”
房间内,陈奇洗了澡光溜溜的往床上一扑,像条帅气的咸鱼。
龚雪穿了一晚上古装,时刻要保持仪态,也是腰酸腿疼。她用大毛巾擦着头发,奇道: “你哪来的职业病?我怎么不知道?”
“我是心理病,成天老想着伟大祖国的文艺事业,一想就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只有进部了才能好。”
“那你应该格局大一点,你得再担起美国的文艺事业,一人挑两国,你这病才能好!”
“我没那么好高骛远,我很务实的!”
陈奇哼唧着,他自始至终想的都是在美国赚钱,输出点文化,反哺国内就OK了。不然还能怎样,一个中国人真要竞选啊?
马斯克还想着川与马,共天下呢!
结果怎么样咧?
龚雪擦完头发,又用吹风筒呼呼吹,忽然停下,问: “对了?戀,你这次给老张多少奖金?”
“5万吧!”
“会不会少了点?”
“以国内的环境已经最多了,5万块都得有人举报。”
“老张现在待遇好,有房子,妻儿都在身边,还有余钱接济老家亲戚,他也没啥特别追求的……哎?要不我们私人送他点礼物?
买块好点的手表怎么样?给他媳妇、孩子也买点。”
“嗯,也行。”
“那我来弄吧。”
龚雪半天才收拾完,二人躺在床上,光溜溜的肉贴肉,但没有做爱,因为都很累。
陈奇讲了晚宴时的对话,龚雪笑道: “简单说,就是一旦哥伦比亚投了,你就换一家合作方呗?那你想换哪家?”
“我现在是卖方市场,我又不急,看他们的诚意喽。”
“华纳、派拉蒙、环球、福克斯、迪士尼,五选一!”
…………
与此同时。
斯皮尔伯格与弗兰克还在小聚,道: “《侏罗纪公园》我很感兴趣,拍出来一定是部划时代的作
品。那个中国人很厉害,我建议我们绑定他。”
“他公开说出来就不是一对一的局面了,该死的!他想待价而沽。”
弗兰克很想不争取,但不能够啊,拿下东方公司的合作权,意味着自身的生产风险大大降低,竞争力却会加强,每年还能爆业绩。
他挣扎片刻,先打了个电话: “暂停与韦恩的录像带合作,不要给他优先权了。明天把《夺宝奇兵3》的剧本送过去。”
“酬劳呢?”对面问。
“那个家伙市场价是多少?”
“60万美元!不过那是完整剧本的撰写,我们只需要他补充……”
“不!照价60万给!”
“这不太合适吧?”
“你个蠢货!这次罢工结束,你知道好莱坞的剧本价格会涨成什么样子么?”
……
塞梅尔也在与乔恩彼得斯商议。
“没想到当初开玩笑变成真了,我们真要请那个中国人帮忙?”
“不然怎么办?他远远超过一个单纯编剧的价值,我们未必讨好他,却也不要恶意针对了。明天把《蝙蝠侠》的剧本送过去吧,你亲自去详细谈一谈。”
“好吧!”
乔恩彼得斯耸耸肩, 《蝙蝠侠》再拖下去,蒂姆伯顿都要上手修改了,那两下子真不咋地。
或许有人问,为什么不等罢工结束再写呢?
好莱坞特别讲究制作周期,比如《蝙蝠侠》,计划在几个月内搞定。所有人包括幕后,都要把这个档期留出来,一旦没有如期进行,一切就会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