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我难道真是败家子儿?

类别:都市 作者:风随流云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5/19 15:38:46

波士顿,王安公司。

王烈刚刚结束了一场中层管理会议,疲惫的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好半天都一动不动。

他最近真的太累了。

父亲突然去世,多个订单取消,公司亏损骤增一条条的坏消息,就跟非洲的角马过河一样,一股脑儿的冲了过来,把王烈给瞬间淹没了。

王烈真的有些恍惚,难道自己真的是个“败家子儿”吗?

四年之前,王安公司击败了包括IMB在内的所有对手,拿下了军方将近五亿美元的大单,这是近些年全灯塔最大的电脑订单之一,当时的王安公司可谓风头无两。

而就在当年,王烈的父亲因为身体原因,把公司交给了王烈。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短短的三年里,王安公司的亏损金额,就抵过了它们33年来累计的利润总额,

仅仅几年的时间,王安公司就从如日中天的全球top2,突然间落到了有可能会破产的地步。

“一切都从四年前开始,四年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王烈忍不住的喃喃出声,把思绪转回到了四年之前。

那一年,IBM开始跟微软、苹果等中小型公司谈判,统一协议标准,让各子公司的产品完全兼容。

这在王安公司看来,简直就是给自己培养对手。

而在现在看来,王安老先生的看法是对的,微软和苹果真的成长了起来,很可能会成为IBM的未来隐患。

那一年,IMB全力发展个人计算机,跟王安公司“差异化竞争”,让王安嗤之以鼻。

军方和政府的大型计算机才是赚钱的金矿,个人PC能有几个利润?

在对付史密斯官员这方面,华人有着独到的天赋,只要找对了门路,开张就能吃三年,干嘛去迎奉那些钱少事儿多的个人用户呢?

可四年过去了,个人计算机市场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根本就停不下来。

王安公司不得不跟风顶上,研发出了自己的个人计算机,性能甚至比IBM的还要高30%以上。

但是一个大公司的惯性是非常巨大的,想要转弯非常困难。

王安公司的个人计算机,跟IMB不兼容,跟其他公司的设备也不兼容。

可王烈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反而觉得这是对手们不给自己活路。

谁让IMB提前开始搞兼容,让王安公司成了异类呢?

胜者为王败者寇,王烈从小就知道这个道理。

而在四年之前,王烈是有机会把IBM给彻底打败的。

因为当时王烈的一个手下,发现了一家叫思科的小公司,他们拥有一项计算机联网技术,很有可能会影响计算机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

王安公司只要掌握了这项专利,就可以把IBM排除在协议之外,其他公司的电脑想要联网,就得按照王安公司的规矩来。

于是王烈就带着手下去了旧金山,然后

王烈的脑门突然一阵抽搐,整个脑袋都开始疼痛。

“真是奇耻大辱啊!”

想起旧金山的那场谈判,王烈就忍不住的气愤。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竟然被别人给捷足先登了,而且还给出了上千万美元的高价。

出高价也就算了,还把王烈的那名手下给挖过去了。

挖过去也就算了,那名在自己公司没什么大用处的手下,却在新岗位上跟打了鸡血似的,把思科公司鼓捣上市了。

如果当时自己狠心拿下了思科公司,现在王安公司还会陷入窘境吗?

“一切都怪裴文聪混蛋!”

王烈的脑海中,显现出了几个人的影子,然后就感觉自己的头更疼了。

因为捷足先登拿下思科公司的GF公司里,有裴文聪的股份,而那个裴文聪,当初可是求着自己的父亲,给他那个港岛风语电脑公司提供一点帮助的。

只是王烈没有答应裴文聪的请求,裴文聪就损人不利己的抢先拿下了思科公司,坏了王烈的大事。

可就算到了现在,王烈也不觉得自己有错。

当时的王安公司是什么状况?微软、苹果都是它的“弟弟”,裴文聪那家小公司没技术、没市场、没专利,自己拒绝他们不是很正常吗?

虽然现在港岛风语已经发展了起来,但他们的产品非常低端,都是不怎么赚钱的个人计算机,在王烈看来没有多大的前途。

计算机本来就跟爱马仕一样,应该是脱离底层的高端产品,为什么要服务于那些粗鄙的穷人呢?

“笃笃笃~”

王烈正在咬着牙暗骂裴文聪呢!办公室的门却突然被敲响了。

王烈立刻调整心情,平静的道:“进来。”

王烈的助理走了进来,小心的说道:“董事长,刚才港岛的裴先生通知我们,暂时取消跟我们的合作会谈了。”

“什么?为什么?”

王烈大惊失色。

虽然王烈在心里还是瞧不上裴文聪,但是公司现在急需外部支援,所以在实际行动上,王烈却是把裴文聪当成贵宾来对待的。

毕竟根据港岛富豪圈传来的消息,裴文聪这几年在金融市场上发了大财,洒洒水就能抛出上亿的美金,完全可以把王安公司拉出泥潭。

王烈的助理也很沮丧的道:“他们说裴先生有些别的事情要忙,我想要跟他们重新约一下时间,但是他们没答应。”

“真是岂有此理!”

王烈愤怒的站了起来,黑着脸在办公室里走了两圈,心里的恨意都压制不住。

为了跟裴文聪的这次合作,王安公司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王烈也准备好了“大出血”的准备,愿意给港岛风语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结果自家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裴文聪竟然临时变卦,这也太没有商业道德了。

王烈的助理看到自家老板焦急的样子,迟疑片刻之后,还是试探着说道:“董事长,要不要联系一下钱伯斯先生,也许可以说服一下裴先生”

可助理还没说完,王烈就愤怒的道:“别跟我提钱伯斯,那个卑鄙小人,叛徒”

钱伯斯这会儿在GF公司那边是绝对的红人,所以让他从中游说一下的话,杰夫或者裴文聪都能够救王安公司于水火之中。

但是当年钱伯斯被人挖走的时候,顺手带走了一大批王安公司的同事,可把王烈气的不轻。

所以这会儿王烈就算是跪求裴文聪,也不会去联系曾经的手下钱伯斯。

丢不起那个人。

王烈发了一会儿火,才冷静了下来。

他转头对着助理说道:“你去查一下,裴文聪为什么会突然改变主意。”

助理为难的道:“这恐怕很难.”

王烈提高了嗓门:“你这都查不出来吗?每个月那么高的咨询费,都发给谁了?”

“.”

助理屁滚尿流的出去了。

王烈再次把自己扔在了椅子上,一动不动。

现在公司里真是内忧外患,外部的敌人步步紧逼,内部的员工人心惶惶,再也不是父亲创业时期那个积极进取的王安公司了。

不过王安公司不愧跟灯塔军方有关系,而且王烈的助理也很有能力的,两个小时之后,就给王烈带来了确切的消息。

“董事长,我通过多方面的关系,查到裴文聪今天早上抵达了底特律,而GF公司好像在跟一家发动机技术公司谈合作”

“发动机技术公司?那不是夕阳产业吗?”

王烈有些不理解。

毕竟发动机是传统行业,回报率比起电脑这种新兴产业来说太低了,而GF公司的投资重心也在新兴产业上。

不过还没等王烈想明白,他的助理却又期期艾艾的说出了一个消息。

“董事长,刚才.股市暴跌,好像有人在抛售我们公司的股票.”

“.”

王烈只感觉气血上头一阵晕眩,差点儿背过气去。

怕什么来什么。

他为什么要找裴文聪呢?

因为裴文聪手里的风语电脑虽然“低端”,但是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在东亚、南洋地区已经打开了销路,在灯塔也有一定的份额。

这时候如果传出双方合作的消息,只要操作的好,可以让王安公司的股票振作一波。

可这还没开始谈呢!自家的股票就开始崩了。

在灯塔这个地方,如果你让投资人赚不到钱,人家会弄死你的。

“查清楚裴文聪下榻在哪家酒店,然后我们马上飞底特律。”

王烈下定了决心,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他为什么不能?

。。。。。。。。。。。。。

当天深夜,王烈住进了裴文聪下榻的酒店,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这些年来,他一直抵触跟老家那边的人接触,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根在灯塔,毕竟他的父亲当时孑然一身来到灯塔,是在这块宝地发家致富的。

但是辗转多年之后,自己却不得不求助老家那边的人。

因为灯塔这边不是秃鹫就是鳄鱼,恨不得把他的公司吃干抹净,只有老家的人,才有可能念及旧情,仗义相助。

第二天一早,王烈在闹钟的提醒下醒来,然后等待助理的消息。

他不请自来,需要一个偶遇的机会。

“董事长,裴先生下楼吃早餐了。”

“好的,我们走。”

王烈振作了起来,直奔酒店的餐厅。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偶遇是怎么回事儿,但起码能留几分面子,几分余地。

要不然你直愣愣的找上门,人家一句“不合作了”,岂不是把门给堵死了?

现在大家碰巧一起吃个早饭,旁敲侧击的聊上几句,才好确定各自的需求和底线。

但是当王烈带着助理到了酒店餐厅之后,却发现裴文聪的保镖在外围拦着,而且裴文聪正在跟另一个年轻人一起吃早餐。

“这个年轻人,怎么那么眼熟呢?”

王烈愣了愣,忽然想起了李野是谁。

“该死,怎么又是这个讨厌的家伙?”

当初李野晾了裴文聪半个小时,裴文聪并没有立刻发飙,反而是李野这个“实习生”掀了桌子。

。。。。。。。。

此时的裴文聪,正在给李野提一个建议。

裴文聪道:“李先生,其实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寻求全世界任何一家汽车公司合作,在内地成立合资公司,就跟沪市大众一样占领内地市场.”

李野一边吃早餐,一边淡淡的道:“怎么了老裴,你这是对汽车行业感兴趣了?”

裴文聪笑了笑:“李先生,这几年我一直在内地制造业投资,免不了有人建议我投资汽车厂,只是在这方面您是行价,您不说话,我当然不会应承”

“我暂时不考虑跟海外车企合资,因为我怕到时候自己说了不算。”

李野干脆的拒绝,然后说道:“无论是沪市汽车厂,还是吉省汽车厂,海外车企的话语权都太重了,大部分的利润也都流向了海外,这跟我的理念不符.”

“虽然现在我们在技术的获取上受到限制,但是却不会被人指手画脚,而且赚一分钱,也都会留在内地”

“.”

如果李野现在搞合资车企,那肯定是不难的,反正他有钱有关系,只要想干,肯定跟海外的车企一拍即合。

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他还是一言而决的李副厂长吗?

会被人家玩死的。

现在别看搞点技术难上加难,但是终究是自己说了算。

而纯国产车的崛起,意味着汽车制造业的利润都将留在国内,这些利润你想扩产扩产,想研发研发,想走哪条技术路线就走哪条技术路线。

只有不断的扩张、研发,才能让自己的汽车工业在行业内的逐步追赶,最终研发出属于自己的一流技术。

只有把技术和利润都留在自己手里,内地的工人才不再是简单的打螺丝,才不是“物美价廉”的苦逼工人。

等到内地企业的技术、规模都达到世界一流的时候,工人们才会享受到各种福利保障,才能像发达国家的工人一样享受生活。

到了那个时候,自驾318不再是富裕阶层的专利,搬砖小伙儿照样玩的飞起。

到了那个时候,三亚旅行也不再是朋友圈的炫耀,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的日常放松。

而想要实现这一切,都要从“自己说了算”开始。

如果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那么能够“享受生活”的一定只有少部分人。

因为分化,是控制异族的不二手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