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元佑五君子!

类别:历史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3/18 23:19:39

车马粼粼,在尘土飞扬的官道上悠悠前行。

马蹄声与车轮滚动的声响交织成一曲独特的韵律。

后方有一人策马扬鞭,如一阵疾风般疾驰而来。

那骑手身姿矫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先生!先生!」骑手在靠近车窗之时,高声呼喊着。

前面驾车的车夫听闻,赶忙勒住缰绳,那几匹骏马长嘶一声,稳稳地停了下来。

那青色马车的窗帘,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了几下,随后被一只修长而有力的手猛地掀开。

一张宛如山巅清风般清新脱俗的脸庞露了出来,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自有一股从容不迫的气质,仿佛世间的一切纷扰都无法扰乱他的心境,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来者正是阮川桥,他赶紧下马,三步并作两步凑到车窗前,气喘吁吁道:「先生,京城急报,高太后与吕大防丶文彦博以『肃清新党馀毒』为名,联合御史台编纂了《苏学逆党录》,将327名苏学会成员定为『结党谤政丶暗通西夏』的逆党!」

苏允听闻此消息,脸上并没有露出过多的惊讶之色,想来也并不意外,笑道:「你那檄文一出,犹如山上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也怪不得他们恼羞成怒。

不过,这也无妨。你可否通知他们前往米脂?」

阮川桥闻言,亦是嘴角上扬,露出畅快的笑容,说道:「骂那些虫豸,非骂得狠一些不可,嘿,骂得可是痛快极了!

他们平日里作威作福,这次也该让他们尝尝被人抨击的滋味了。」

苏允听后,心中也出了一口恶气,笑着道:「骂得很好,颇得为师三分功力。

若日后再有此等事,便照此写法,让那些小人无地自容。」

这时,前面的马车夫凑了过来,却是毕太华。

他咧着嘴笑道:「下次让我写吧,我骂人比较脏。」

众人听后,皆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在寂静的官道上回荡,仿佛驱散了些多日来的阴霾。

苏允沉吟了一下,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说道:「走吧,就怕高太后恼羞成怒,派人来缉捕。

我们得赶紧抵达米脂,米脂是咱们的大本营,那里有我们的同志,有我们的根基,到了米脂就安全了。」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神色。

他们重新整理好行装,再次策马扬鞭,快速赶路。

那马车在道路上疾驰,扬起一路的尘土。

赶了不久的路,阮川桥又快马加鞭赶了上来。

这一次,他的神情有些悲怆,脸上满是悲痛之色。

苏允见此情形,心中一紧,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一些了不得的事情了,赶紧问道:「渡远,发生了什麽事情?」

阮川桥声音哽咽,眼中闪烁着泪花,缓缓说道:「先生,吕大防倒行逆施,竟是在太学之中查索苏学会人。

有不少太学生因私藏《四书章句集注》手稿入狱。

文渊路见不平,联络同窗,在太学斋舍墙壁题写《元佑正气赋》,揭露吕大防『以清君侧之名,行揽权之实』。

吕大防听说之后,立即缉捕文渊,引得太学生震怒。

随后两百馀名太学生素衣散发,手持《孟子》跪伏宫门,高呼『诛权相,护文脉』。

吕大防调禁军镇压,学生陈守仁以头撞碑,血溅石阶,那鲜血染红了洁白的石阶,触目惊心。

高太后闻讯后称『狂生惑众,按律处置』。

为首陆文渊被判斩首,文渊被押解时嘶吼:『今日碑上血,他年史中鉴!』

另有三人同是写元佑正气碑的罗安南丶茅明月丶麻慕山亦是被斩首示众!」

苏允以及毕太华等人闻言,尽皆哽咽,眼中满是悲痛与愤怒。

陆文渊丶陈守仁皆是太学生之中翘楚,虽然没有加入苏学会,但对苏学却是颇为亲近,没想到吕大防连这些人都不放过,如此心狠手辣,实在是令人发指!

苏允眼眶泛红,哽咽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实是我之过矣。

若不是我倡导苏学,引发了这些人的不满,他们或许还能安然度过此生。」

王抱朴见苏允如此自责,想要安慰一下他。

然而,苏允忽而神色坚定地说道:「守真,好好记下元佑五君子的事迹,让所有苏学人都记得此事。

若我们当真有一天能够成事,那元佑五君子便是我们苏学会流血第一人!

他们的血不会白流,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王抱朴闻言顿时精神一振,大声道:「是!先生!我定会详细记录下他们的事迹,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英勇与牺牲。」

其馀人也尽皆神色肃穆,但肃穆之中带着振奋。

是啊,革命哪有不流血的。

现在是元佑五君子,以后未必不是苏门六子,想要造就新中华,定然是要流血的!

这是一场艰难的斗争,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

队伍再次起行,苏允缓缓放下车帘。

他回头看见妻子章若与幼子苏毅尽皆关切看着自己。章若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鼓励,而幼子苏毅虽然年幼,但那稚嫩的脸上也透露出一丝坚毅。

苏允展颜一笑,轻声说道:「没事,就快到米脂了。

到了米脂,我们就能重新集结力量,为元佑五君子报仇,为苏学的传承与发展继续奋斗。」

接下来几日时间,苏允等人穿越了山川河流,悄悄进入米脂沟壑遍布的高原之中。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郑朝宗与平子澄早就接到苏允等人到来的信息,早早便在约定好的地方等候。

等看到苏允等人的车马,郑朝宗与平子澄兴奋的驱马到了跟前。

先是帮助毕太华勒住了车头,随后扑到马车侧面,齐声道:「弟子郑朝宗(平子澄)拜见先生!弟子可想死你了!」

苏允掀开车帘,看到郑朝宗与平子澄二人脸上洋溢着的兴奋神情,笑道:「为师也想你们,你们辛苦了。」

闻听此话,两人顿时眼眶都湿润了起来,此间各种辛苦与心酸尽皆涌上心头,下一刻泪水竟是扑簌滴落在黄土之上,溅起尘灰。

毕太华咧嘴一笑道:「咋地啦,真受了苦了,还哭哭啼啼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时就该让我来!」

听得毕太华取笑,郑朝宗一跃过去一拳头乓的锤在毕太华的肩膀上,毕太华痛呼了一声,随后咒骂道:「你这海狗子,这拳头怎麽这麽重了!」

王抱朴等人都大笑了起来,这一笑,顿时冲淡了多日来的阴霾,像是回到了在太学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

郑朝宗笑道:「你当我在这西北是白混的不是,我天天跟着士兵摸爬滚打,连马上作战都学会了,一身力气自然是熬练出来了,嘿嘿,你还在这里冷嘲热讽,接下来让我好好磨一磨你!」

苏允没有理会他们同窗阔别重逢的激动,看向前面列队的静塞军,人不多,也就五六百人,但军容之整肃,比之前还要严整许多。

苏允掀开车帘,跳下马车,五六百静塞军齐齐下马,发出轰的一声,随后单膝跪下,发出一声整齐的甲胄摩擦的声音。

没有人出声,但人人都用激动的眼神紧紧跟着苏允,苏允走近,看到他们眼里蕴含着的热泪,心里不由得有些感慨,走到面前处,苏允并足抬头挺胸,庄正的行了一个军礼,随后吼道:「起立!」

「咔嚓!」甲胄声响齐鸣,所有人立即起立。

苏允再吼:「立正!」

「轰!」甲胄声响,脚步踏地,人人抬头挺胸,精气神饱满。

苏允身后六子以及章若母子尽皆看着眼前肃穆的军容。

毕太华看得如此严整的军容,顿时有些咋舌,轻轻捣了一下郑朝宗道:「海狗子,这就是你练出来的兵?果然是有一套啊!」

郑朝宗闻言苦笑道:「我哪有这本事,我这一身马上作战的功夫,还是跟他们学的呢,这一套练兵的方法,全是咱们先生的,你没看到从将领到士兵,一个个看着咱们先生如同看着神明一般麽?」

毕太华等人忽而想起来自家先生可是大宋朝最为顶尖名帅,那可是真正将西夏杀得胆寒的,不过之前还是学生的时候不理解,到了这会儿,他们才明白了其中的份量!

毕太华又是震撼又是吃惊,道:「先生真是太厉害了!」

平子澄平静道:「等你们去军中历练一番之后,你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先生的厉害之处。

之前我跟海夫自认为理解,实际上只是理解了个皮毛而已,等你们真正历练之后,才知道先生为什麽非要跟朝堂那些虫豸决裂了。」

毕太华赶紧问道:「为什麽?」

平子澄白了毕太华一眼道:「你不会自己去搞明白麽?」

毕太华笑道:「我悟性不行,你就直接告诉我得了!」

王抱朴也笑道:「清澜,说说嘛。」

平子澄点头道:「静塞军乃是天下第一强军,西夏铁鹞子也好,辽国铁林军也罢,在静塞军前尽皆是土鸡瓦狗!

但朝廷那些虫豸丶西军里那些将门,生怕静塞军坏了他们的前程,拼命扯后腿丶迫害静塞军,却置国家利益而不顾!

这样的朝廷,不推翻他们,天下百姓哪有好日子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