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会通背,还得二人喂!”
“这门拳种,还是需要有人一起来练的,所谓的实战!”
陈瑾跟孙諾一边喂招,一边聊着关于华夏功夫;以前他都是一个人练,虽然实战肯定比寻常人要强不少,毕竟体验过。
但两个人练武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白猿通背,更讲究相互的你来我往。
喂招有护手,代手,断手,手臂磕砸碰撞以及穿甲喂招等习练方式,以硬碰硬,拳拳到肉,技击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那种二人缠身,一招制敌的动作,更让行家感叹叫绝。
孙諾从小在帝都长大,当然知道这一门来自帝都牛街的拳种。
一百多年前,牛街的回民兄弟就开始习练白猿通背,并且秘不外传。如此递延三代,在帝都的武术圈内,也算是闯出一番名堂。
主要是实战确实强大。
据说,牛街拳师练功深厚,出手甚重,常常误伤他人,为了保护对手,牛街后代便以摔代打,既制服对方又不让对方受太多伤害,充分体现出一种武德风尚。
后世抖音上的通背路子,手臂软绵绵抬起来,用力猛地一甩,扳手都直接打弯,其实就是有牛街白猿的影子。
“这下我倒是可以放心设计一些厉害的招式!”
“老外没功夫底子,只能设计些大开大合的抱摔,稍微复杂点,就完成不了!”
孙諾看陈瑾使了几手,现在俨然是完全放下心来。
一个武指最大的欣喜,莫过于跟一个练家子演员合作,这样他的很多设计和想法,演员均能完美的实现;而最大的悲哀,当然是教没学过武的女演员。
很多武指例如袁何平,压根就不教她们,都让徒弟出马。
而李联杰、吴晶这些就不一样了,他们会亲自跟对方讲怎么打,怎么演出来,待遇完全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孙諾,同样如此,他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给陈瑾设计一些打斗招式,但都是以保守为主;反而吴晶的这个角色,他设计的比较激进。
这位师兄,孙諾当然知道对方的深浅。
武指需要出名,打斗的风格很重要;之前孙諾对陈瑾不了解,那就只能通过吴晶向外界传达他的设计理念。
砰!砰!砰!
两个人喂招越来越快,让周围习练的学生和教练,眼神均朝陈瑾这边扫了过来。
而后,视线就再也回不去了。
实在是两个人打的很好看。
本来白猿通背就是将摔跤法揉入打法之间,以摔带打,以打带摔,明打暗摔。
所以陈瑾和孙諾一会儿腾空,一会儿飞身,两个人你来我往,就跟真的功夫片击打一样。
“这是个高手啊!”
“孙哥哪里找来的?”
“能让孙哥全力以赴的对手,应该是国内来的吧?”
几个教练看得是妙目连连,一众老外更是时不时惊呼,已经围起了一个圈。
“我说,两位哥哥,能不能停一会啊?”
整个练功场就龚格而最无奈。
还拍不拍电影了?
说好了过来谈电影的事,这打起来是什么鬼?
关键以龚格而这个门外汉来看,两人好像打出来了火气。
这万一打伤了,武指还好说,演员可是要命的。
制片人最头疼的就是通告和预算,千万不能发生一丁点的事,不然所有工作都得全做,所以全场最不想陈瑾受伤的,那肯定非龚格而莫属。
“停停停停!”
龚格而实在看不下去了,走到了场边在那大喊。
陈瑾和孙諾这才彼此推了下,而后收起了动作。
两个人都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虽然只是喂招,但确实打出了真火,这么一会,比陈瑾每天的晨功晚功累多了。
“爽!”
“以后拍完电影,就不怕没人一起练功了!”
陈瑾在那说着,孙諾也是不打不相识,感觉眼前的陈瑾,确实合自己的脾胃。
以前可能就是冲着他的名气,一起合作拍电影。
现在的话,陈瑾这个人的个人魅力,让孙諾觉得这个国人演员,能成功确实是有原因的。
自律、有实力,是个硬汉。
“孙哥,不介绍下?”
武馆的教练朝擦着汗的孙諾说着,孙諾对被围观显然是有些免疫了,指了指陈瑾道:“这可是个大明星,你们难道都不认识吗?”
“我说有点眼熟……”
“叫什么来着?”
这些教练有的是国人有的是华裔,显然也经常关注国内的新闻。
不一会儿就把陈瑾给认了出来。
这下子武馆变得更加热闹,有人找陈瑾签名的,还有人找他合影。
忙完这些后,陈瑾才有空跟龚格而、孙諾一起坐在休息室,讨论起马上即将要拍的电影。
“乔纳森·瑟拉我已经确定过了,他有档期!”
“这家伙不参与分成,自己带团队,打包价50万美金,一直到拍摄结束,阿诺跟他合作过,为人还不错!”
龚格而拿着一本笔记,在那说着这些天的工作。
乔纳森·瑟拉是《疾速追杀》的摄影师,当初孙諾找了好几个给陈瑾选,陈瑾当然选这个“原班人马”,不过他确定不代表别人也愿意。
龚格而过来,就是确认拍摄团队的,这个乔纳森·瑟拉就是重中之重。
摄影师在一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很关键。
而乔纳森·瑟拉原本就是《疾速追杀》的摄影师,现在只不过提前几年,陈瑾把他给拉了过来。
原本乔纳森其实还要拍完一部《虎胆龙威5》后,才打出一点名气。
目前的他在好莱坞连崭露头角都不算,他最早是道具师起家,半路学的摄影,从摄影指导,到这两年主摄影师拍一些小成本好莱坞恐怖片。
所以50万的打包价格,其实已经偏高,原因当然很简单,导演和团队是华夏人。
倒不是因为陈瑾这货才坐地起价,而是没名气的导演和制片人,乔纳森报价高一点是正常操作。
换其他摄影师也一样。
好莱坞这个销金窟非常现实。
大咖演员身价对外都是透明的,例如小李子是2000万美金的保价;小团队想请他,2000万都不一定请的动,但卡梅隆要请他,这家伙可能不要片酬都愿意。
就这么现实。
国内其实也差不多,但是摄影师、导演这些在好莱坞也这样。
每个人都有报价,只要跟对方经纪人谈就行,小剧组溢价高一些。
陈瑾就属于小剧组。
但这个钱,陈瑾是愿意出的,因为乔纳森·瑟拉这家伙未来很出名,拍过很多的特效大片,例如《变5》、《死侍》、《速激》系列。
在好莱坞一众摄影师之中,如果按照票房来算,这家伙也能排在前列。
他道具师,兼及特效师、恐怖片摄影的身份,让他对特效大片的视觉把控,非常到位。
其摄影风格以动态运镜、高对比度光影运用著称,擅长通过现场实景打光增强画面质感;例如在《疾速追杀》筹备期间,他提出采用自然光与人工光源结合的方式,强化了动作场面的临场感!
让《疾速追杀》的观影质感,非常的沉浸,通过低光环境拍摄与快速剪辑手法,塑造了标志性的动作美学!
所以这个人,陈瑾肯定是要绑到车上的。
“副导演呢?”
陈瑾听闻摄影师上车,内心还是有些小振奋。
“斯塔尔斯基和大卫·雷奇我帮你问过了,两个人都挺感兴趣的!”
“他们跟我很熟,最早都是特效师出身,兼职特技指导……”
孙諾对于陈瑾选这两个担任副导演并没有任何意外,因为人其实也是他推荐的。
陈瑾从中“选”了这两个。
目前两个人正好在好莱坞做副导演,孙諾就跟他们合作多次。
“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老龚你让阿诺跟美国团队这边协调下,我们尽量入乡随俗,用好莱坞工业化的体系拍这部电影,我也正好学习下!”
陈瑾朝龚格而说着。
龚格而点了点头:“好,阿诺也是这么建议的!”
“我这些天一直在学习美国的制片人制度,感觉一时之间有些吃力,最好也帮我搞个助手……”
“大卫·雷奇!”
孙諾在旁边耸了耸肩:“雷奇的拍摄经验很丰富,他懂制片,可以跟你搭档!”
“那就ok了!”
“拍摄的行程好弄,主要是通告单这玩意,我得适应适应……”
前期的工程其实国内和好莱坞差不多,就是正式的拍摄不太一样,所以需要有个人从旁协助下。
原本《疾速追杀》,大卫·雷奇也是制片人之一。
“还有什么问题么?”
“暂时就这些,尽快把通告单搞定,我们可以开拍!”
“抽空团队一起聚个餐,好好协商下怎么拍,开机不急,筹备工作先做好!”
“……”
几个人在那聊着,很快就到了饭点。
一起吃了个饭,商量了一个全剧组聚餐的时间。
这在好莱坞也很正常,拍摄团队确认后,就开始各项分工,演员其实是最后进场的。
他们会进行剧本围读,而后就是最终的开拍。
***
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金马奖的官方终于对陈瑾颁奖典礼的获奖感言做出了回应。
《关于第48届金马奖获奖感言的声明》
近日,第48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获奖者的发言引发社会讨论。执委会基于以下原则郑重回应:
一、艺术纯粹性原则
金马奖始终秉持【为华语电影服务】的初心,聚焦创作本身。我们坚信,任何艺术表达都应基于对生命的深刻观察与人性共通价值的传递。评审团仅依据作品的艺术性、技术完成度及作者性进行评选,不介入任何非艺术议题!
二、两岸交流定位
作为全球最大华语影展,金马奖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对话的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华语创作者在此分享艺术成果,但需明确:金马奖不承认任何将宝岛从中华文化脉络割裂的表述;我们坚持两岸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事实,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交流。
……
正如陈瑾分析的那样,大陆的市场太大了,他们舍不得这块蛋糕。
通篇没有任何过激的言语,也没有明确拒绝大陆艺人参加金马的确切字眼。
反而在那突出金马奖在两岸三地的地位和独立性!
这次陈瑾的事件,好像变相把金马奖的名气给打了出去,让很多人关注到了这个奖项。
金鸡奖变得更加卑微。
嗯,陈瑾看完公告感觉是这样的。
金马已经彻底成了华语第一奖,完全没有什么对大陆艺人的评审更加严厉、拒绝等等,反而更加的拥抱内地。
这么做确实是正确的,显示出金马奖的无上包容。
看,一个这样的人我们都可以原谅,还有什么是金马所不能做的呢?!
网上担心的陈瑾发言后,会对大陆艺人不利的一面,并没有发生。
至少,声明中是这个意思,而且金马更加欢迎大陆电影人的参加。
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公关。
既保留了陈瑾的颜面,也让金马顺势从华语所有奖项中脱颖而出;最关键的是,大陆艺人反而对金马感恩戴德,感谢主办方的大度,更加鄙视陈瑾的“小人”作为。
“成为全民公敌了,哈哈!”
陈瑾笑了笑,但压根没把金马的这则声明放在心上。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现在金马的姿态摆的有多高,到时候摔下去,就有多惨;而且那些拥抱金马的艺人,也会受到牵连。
这个奖它是不可控的,未来肯定有宝岛电影人会跳出来贴脸输出,可能明年就会有人站在台上反击陈瑾,那到时候……金马的结局会比原本的时间线更惨。
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陈瑾期待看到这一幕。
所以目前金马的高姿态声明,在陈瑾眼中,就是灭亡前的最后一舞。
现在任它笑得多开心,陈瑾只做好自己就行。
网上特别是微博,现在已经有很多在骂陈瑾不顾全大局,自私,只顾自己的口头之快……的人。
支持陈瑾的反而寥寥无几。
谩骂狂欢的人有很多。
这中间当然有水军,也有很多带有目的性的言论,陈瑾其实能分辨的出来。
“有人借机使绊子了……”
陈瑾看着眼下在未来很熟悉的操作,这很有华宜的风范。
电科动了华宜的蛋糕,这帮人终于是找到机会出手了。
尤其是现在陈瑾在国外,他们显然更加方便。
不过,跟金马奖一样,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回国那天,就是陈瑾王者归来之时。
“就让这子弹先飞一会吧!”
陈瑾相信未来的某一天,网友会发现,自己在金马奖上,做出了最正确的一件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