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工业布局

类别:历史 作者:破贼校尉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5/05 22:31:40

下午四点左右,在搪瓷厂会堂里,朱翊钧带着徐贞明、张四维、潘应龙等人,接见了暖水瓶厂和搪瓷厂四百名工人代表。

“诸位工友们,”朱翊钧举着铁皮大喇叭,又开始现场发挥。

在朝堂上下,大家公认,皇上在亲民和对待百姓群众这块,水平是最高的,核心精髓拿捏得死死的。

“非常感谢你们的辛勤劳作。

是你们日以继夜、挥汗如雨的劳作,我们才能在冬天喝上热水,用经久耐用的锅碗瓢盆使用。

很多人觉得这微不足道。但是大明今日的煌煌大业,就是由千千万万微不足道的贡献凝聚而成。

你们是大明的功臣,你们是大明柱石!”

周围的近臣们静静地听着。

他们很熟悉朱翊钧的脾性。

自家天子,只有对工人和农民,大明最卑微平凡的群体,才会不吝赞词,从不批评。

其他的人,从内阁总理到一般官吏,有表扬,也有批评。

四百名工人代表,大部分是男的,还有四分之一是妇人。

她们穿着深蓝色工衣,头上戴着包裹头发的软布帽,脸色跟男工人们一样黝黑,双手一样的粗糙。

她们和其他男工人一样,双眼赤红,满脸欣喜,心情激动,朱翊钧话刚落音就不停地鼓掌。

“今天参观了暖水瓶厂,还有搪瓷厂。朕的大女儿,”朱翊钧指了指朱轩妮。

小姑娘在众人面前仰首挺胸,一点都不犯怵。

“对朕说,这么艰苦的条件,工人师傅怎么能坚持八个小时?我们只是参观,转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觉得度时如年。

真的不敢想象,你们是怎么度过八个小时的?”

会场上慢慢地变得安静。

“去年年底,内阁召开全明工业年度总结会议,朕在会议上提出,随着大明工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加强劳保工作。

什么叫劳保?

简而言之就是劳动保护!对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给予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措施。

劳动安全其实也是劳动保护的一种,为什么?

因为劳动安全的目的是让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不受伤害。但是不仅仅是当时不受伤害,明面上不受伤害,我们还要追究,会不会出现暗疾隐患,出现长期后患?

这才是对劳动者们身心健康的保护。”

朱翊钧看了一圈围在他周围的工人代表们,继续说。

“朕再三强调过,我们给工人师傅的薪酬,只是给予他们辛勤劳动的报酬,不是买命钱!我们必须要把他们的安全、健康放在心上。

内阁决议,在礼部民康司的基础上,分出劳动保障局,专司劳动者安全、健康及其它方面的保障,比如拖欠工钱薪酬。”

掌声哗哗响起,震动如雷。

“你们总是说皇上圣明,可是朕没有三头六臂,有时候会被人蒙蔽,有时候会无暇顾及。朕和朝廷一时疏忽,可能是小事。但是造成的安全和健康后果,落到个人头上,却是天大的灾难。

所以,你们更多的要靠自己!”

朱翊钧此话一出,众人无不面面相觑。

皇上这话什么意思?

“朕老早就帮你们成立了劳工联合会,每个厂都有分会。搪瓷厂和暖水瓶厂有没有?”

“有!”工人代表们高声应道。

“有没有分会的代表?”

“有!”工人代表们一边应道,一边推出了十几人,“他们是劳联我们厂分会的代表。”

“来,走出来,走到朕的面前。”朱翊钧挥挥手。

十几人走到朱翊钧跟前,非常拘束,手和脚都不知道放到哪里。

“你们都是工人们选出来的?”

“是的陛下。”

“那你们在工人里众望所归,那千万不要辜负了他们的信任。”

十几人连忙点头:“草民不敢!”

“工人师傅们既然信任你们,选你们为劳联分会的代表,那你们就要勇敢地站出来,为了大家的安全、健康和福祉,勇敢地出声!”

“对!”周围的工人代表们听到这话,都轰然叫好,一片掌声。

朱翊钧指着十几位劳联分会两个厂的代表说,“朕给你们一个任务。朝廷马上要颁布《劳动法》,里面有劳动保障部分。

你们应该成立一个劳动保障小组,先学习《劳动法》内容,明白朝廷对于劳动者给予了什么权益保障,你们学明白了,就要积极地向广大工友们宣传,告诉这个法的好处。

光是宣传还不够,你们还应该行动起来,成为朝廷和工友们的眼睛,时刻监督,一旦发现有违反劳动法,破坏劳动保护的行为,你们不仅可以向报社和通讯社提供消息,还主动向布政司礼曹,向天津郡政事府工商局等部门揭发。

他们要是不理不问,你们就到京师去,找朕告御状!”

“好!”

四百工人代表热泪盈眶地又一次热烈鼓掌。

从搪瓷厂回到暂时下榻的天津迎宾馆,吃了一顿晚饭,当晚朱翊钧就召开了相关座谈会。

先是听取李泗代表河北布政司做的河北经济建设的情况汇报,接着听天津郡守张长岭做的天津工商情况,最后听了梁元宝做的整体总结报告,包括河北的道路水利、社会治安、卫生健康、文化文艺等民生国计各方面治理和建设。

听完报告,轮到朱翊钧讲话。

“河北和天津的情况非常好,尤其是天津的轻工业,发展得十分迅猛,也十分良好。

莲蓬暖水瓶,荷花搪瓷盆西苑和内阁部门都有用。

南有上海,北有天津,地方流传的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赞许。

各地来天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今天我们也是组团来参观学习的。”

会场上响起轻笑声,气氛马上轻松了许多。

“天津工业强在哪里?轻工业。

有今天参观的全明最大的暖水瓶、搪瓷厂,还有五金厂、自行车厂、卷烟厂、火柴厂、灯具厂、皮革厂、玻璃器皿厂、家具厂、钟表厂、晒盐场以及由盐衍生的纯碱盐酸等化工厂。

门类齐全,种类繁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朱翊钧继续说。

“工业管理研究所的学者,把工业分成重工业、轻工业和化工业。

重工业包括钢铁冶炼、采煤焦煤、机械制造。

化工业包括刚才说的由盐衍生的工厂,以及包括合成制药等其它的工厂,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

轻工业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重点。”

“轻工业相对于重工业,它更多是跟百姓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学者把它分为三个产业部分。

一是耐用消费品产业,皮革、家具、五金、灯具、陶瓷搪瓷、玻璃钟表。这些产品经久耐用,一件传三代都有可能。

二是日常消费品产业,就是天天要用的。如棉布、食品、造纸、火柴卷烟、以及日用杂品。

三是文化艺术和体育休闲产业。书籍画报印刷、粉笔黑板课本作业本等学校用品、玩具、乐器、文房四宝.

四是轻工机械装备,比如纺纱机、织布机、食品烘烤机、缝纫机、磅秤天平等衡器等轻工业需要的机械设备。”

朱翊钧敲了敲桌面,“现在各省都跑到内阁,跟太府寺,跟经济建设委要项目。要什么项目?无一例外都是要建工厂。

这个开口要建个五十万吨级别的钢铁厂,问他煤从哪里来,铁矿石从哪里来,冶炼工人从哪里?

他张大个嘴巴,仿佛一切从他的嘴巴里都能出来。

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人人都要求自家通直道,修铁路。恨不得明天朝廷把铁路修到他家门口。

也知道发家致富,全靠工业。都知道开工厂赚钱,于是一窝蜂地要求在本地办水泥厂,办钢铁厂,办机械制造厂,不问实际情况,只凭头脑一热。”

朱翊钧的语气很不客气,“这些人脑子有问题!开工厂是过家家吗?说开就开!

朕跟王相沟通过,全国经济布局和规划,统归经济建设委员会。工业规划,统归工业计划委员会。

想开工厂,必须拿到工业计划委员会的批文,还要送到经济建设委员会审核。通过了才能立项拨款!”

朱翊钧重申了一下关于工业规划注意事项。

“当然了,重工业我们要慎之又慎。但是跟百姓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我们就要另行处理。

暖水瓶,最大的问题脆弱易碎,十分不便运输。就算有铁路,从天津运到四川,辗转多次,重重保护,十件也要坏三四件。

而且运了这么远,中间还有一长截逆流而上的水运,运费不菲啊。

浪费,极大的浪费。

暖水瓶技术又不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着,在成都建设一个暖水瓶厂,供给四川以及周边地区,比天津运过来的要强多了吧。

同理可知,西安、兰州要不要建设一个?

建设了暖水瓶厂,那么天天要用的火柴厂要不要建一个?造纸厂要不要也来一个?

现在缝纫机、自行车在全明各地风行一时,家里要是有这么两件,娶亲都能娶个漂亮婆娘。

但是这两件的价格还不菲,是技术高难吗?

不,经过数年的生产,大部分技术难题都解决了,生产技术日渐成熟。成本高在运输费用上。这两样东西不轻啊,豆腐都盘成了肉价钱了。

那么要不要以大区域为范围,考虑成立缝纫机厂和自行车厂?

比如成都成立缝纫机、自行车厂,覆盖西南。武昌或长沙成立这两个厂子,覆盖湖广。

西安、广州、新洲、三宝,都可以以此类推。主要配件从天津上车或秦皇岛上船,运到这些地方,再组装起来,部分配件也可以当地生产,这价格是不是就便宜了?”

朱翊钧又忍不住敲了敲桌子,“诸位臣工们,经济建设规划,工业建设布局,不是坐在值房里,喝着茶、看着报纸、聊着闲篇就能想出来的。

要实地考察,要去当地看看,看看当地的交通情况,当地的资源情况,当地的人口情况.各种情况了然在心,就清楚在那里开设什么轻工业厂子,能够最大发挥作用,高效地帮助百姓群众改善生活。

这也是朕成立经济建设委员会,工业计划委员会,做统筹规划的目的所在!”

最后,朱翊钧一字一顿地强调:“诸位臣工要牢记!我们大兴工商,推动工业革命,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大明百姓过上安康幸福的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