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与飞升之人的感应,左门长到来

类别:游戏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字数:未知 更新时间:2025/07/16 15:47:42

如果是这个原因,搞出一个人口红线来控制异人数量,倒也算合理……张之维心道。

他在洞中闲逛了一下,武当门长升仙之后,武当的道士并没有动里面的陈设,这里的一切和以往差不多。

他用手摩挲着洞中的一些石质家具,或许是武当门长长期在这里打坐修行的原因,炁息外露,浸润进一些石质器具之中,让这些器具比铁都坚硬。

红脸老道注意到张之维的举动:“之维小友在看什么?”

他先前称呼张之维为“小天师”,被张静清出言纠正。

“小天师”不过是江湖上外人起哄叫的外号,张之维现在尚未正式继承天师之位,称他“小天师”有所不妥。

况且,他只是一个小辈,不必太客气,随意称呼就行。

红脸道人听闻,虽道了声“冒昧”,却也没有真如张静清所言,将张之维简单当个后生晚辈看待。

修行路上,讲究达者为先。张之维的修为造诣,已经将他甩开了很远。

加之他们分属不同门派,若真要在张之维面前摆出长辈姿态,未免显得自己太不自量。

可若与张之维平辈论交,那又该将其师张静清置于何种境地?

思虑片刻,红脸道人想出一个折衷之法:他与张静清以老友相称,与张之维则以小友相待,各自为友,也算不逾矩。

“我在想,孙门长成道飞升之后,还能再进行显化吗?”张之维问。

红脸老道看了一眼旁边的张静清,见张静清并不无开口的意思,他思忖了片刻,说道:

“应该是能显化的吧,之维小友之前不就见过真武大帝显化吗?只不过得看师弟愿不愿意显化了。”红脸老道说道。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他也说不好,毕竟境界不够,未曾真正触摸此道,一切都只能靠猜测。

这时,张静清开口道:“门长斩断一切因果,成道升天,就代表着他放下了一切。”

“既然已经放下了,自然不会再无故显化此间,除非与他有渊源的人,打醮做法,沟通上天,与他联系。”

“不过,他会不会回应就不知道了。”

张之维点了点头,不回应是本分,回应是情分。

其实,就算是以打醮做法,驱神役鬼著称的正一教,法脉里的绝大多数祖师和神明,都是不会回应敕令的。

会回应的只是少数,所以,往往就逮着这少数几个使劲薅羊毛。

最典型的就是赵公明。

上清五力士符箓敕令的是他,财神是他,护法元帅是他,雷部神将是他……

很多符箓都得以他为符头。

也正是这个原因,赵公明在道教的香火很高,无人不尊敬于他。

武当本就不以敕令鬼神著称,孙门长又性格孤傲,敕令他帮忙做事,只怕是不可能的。

虽然张之维和武当门长接触并不多,但他却莫名生出一种直觉,如果自己打醮做法,或许能请得孙门长显化。

甚至,他还觉得,虽然自己与孙门长之间的因果线已经断了,但在未来的某一天,还会有交际。

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感应,就在他问出孙门长还会不会显化的这个问题后诞生出来的。

虽然孙门长已经斩断了自身的任何因果。

但因为刚才自己念叨了他,所以在无形之中,就又产生了一缕因果吗?

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可胡言乱语。

以往的家长们,也会在晚上,叮嘱孩子不可念出鬼神的名字。

这些种种,都是避免产生因果,然后被注意到。

李白有一首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就能很好的诠释这一点。

当然,张之维刚才生出的这种感应,并不是任何的推演,也不代表着一定会发生。

他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发生。

如果顺着这条感应的脉络,一点点的寻过去,就能把感应变成事实。

他也可以以此为鉴,避开未来与孙门长的交际。

这种感觉……张之维猜想或许是孙门长观看了一眼自己的命运线。

但看的并不深,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也许不能用收回目光来形容……

张之维设想了一下,如果是自己,既然决定了要看某种东西,会只看一眼就收回目光吗?

除非是一眼就看透,或是因某些不可抗的因素看不了。

出于对自身实力的认知,张之维觉得应当是第二种。

因为真被看透了的话,他不可能感应不到,毕竟剧情里的胡图都能感应到。

那么……门长看到了什么?一团火球?还是其他什么?

这张之维就说不好了,或许可以等到与孙门长有交际的时候亲自问他。

“阿嚏!”

这时,张静清突然打了个喷嚏。

张之维收起思绪,看向师父。

师父修为高深,即便是到了如今的年龄,先天之炁依旧足满,再活几十年都没问题,怎么会打喷嚏?

而且,他拜师这么多年了,就从没见过师父打喷嚏。

“师父……”

他正要询问。

张静清摆了摆手,笑道:“有老东西在念叨自己了。”

张之维:“…………”

红脸老道则是若有所思,回头看了一眼师弟经常坐的石椅,张了张嘴,但最后却什么话也没说。

“走吧,我们去天柱山,看看升仙仪式准备的怎么样了?这次咱可得给老孙头风光大办,让他风风光光的!”

张静清笑着走出太子洞。

“天师,这边请。”

红脸老道连忙在前面带路。

太子洞在展旗峰,紫霄宫也着落在这里。

武当金殿在天柱峰,两峰之间垂直落差有六百多米,但相隔不远,如果使用轻功,能很快到达,但步行的话,往往需要半个时辰。

但张之维一行人却没赶这个时间。

因为两峰之间的种种布置别有奥妙。

紫霄宫太子洞象征着隐修自身的起点,而金殿代表着登顶超圣的终极追求,期间各种布置,暗合羽化登仙的进阶观念。

既是要给武当孙门长主持升仙仪式,那用双脚走完这个过程,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几人脚力很好,即便不使用术法,也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便登上了天柱峰的金顶。

此刻,金殿外的广场上,站着过百个各个辈分的武当道士。

这些道士各司其职,一丝不苟的演练着明天要进行的仪轨。

年轻道士的领头人是周蒙,他正带着一群年轻道士打着孙门长改良过的太极拳法,圆转如意,中正平和。

张之维注意到,这些年轻道士里,有几个道士稚嫩的过分,约摸不足十一二岁,穿着有些不合身的宽大道袍,有模有样的打着拳,只不过拳法里面没有半点太极之意,只是形似而已。

红脸老道注意到张之维的目光,解释道:

“那是周蒙刚收没多久的弟子,小家伙们还没掌握太极劲,倒是献丑了。”

“周蒙都收徒弟了吗?还真是快啊!”张之维感叹了一句。

“确实快,”红脸老道脸上流露出一丝缅怀的神色,“我还记得,周蒙入门时,屁颠屁颠跟在哥哥身后,路都走不稳的样子,一眨眼的功夫,他也开始收徒了。”

张静清说道:“说起来,你也已过了而立之年,也该收弟子了,有想过要收多少徒弟,收徒要求什么的吗?”

“我打算收个十个八个的吧,今年的箓生里,师父有推荐的吗?”张之维问。

十个八个……张静清对张之维的这个回答颇为满意。

记得上次问张怀义,这孽畜居然说只打算收一两个,他当场就训斥了他一番。

要府里都是他这个心思,越收徒弟越少,甚至搞什么一脉单传,门派还怎么开枝散叶?

要是单传的弟子运气不好夭折了,那千年的传承岂不危险?!

“十个八个好啊,以你小子的能力,定然个个都很不凡,”张静清说道:“今年收箓生的时候,你在闭关,一些天赋好的都被人选光了,等明年新收了箓生,为师让你最先挑选。”

箓生就是被道教收下,但还没正式授箓的弟子。

“那行啊!”张之维笑道。

与此同时,天师和小天师的到来,惊动了正彩排的道士们,众道士纷纷停下演练,前来行礼拜见。

张之维和张静清抱手回应众人。

“天师,人都在这里,要不要先熟悉一下流程?”红脸老道问。

“自然是要的,”

当然了,在升仙仪式的仪轨上,武当山和龙虎山是有区别的,

自然得先熟悉一下武当这边的仪轨流程,免得当着江湖同道出丑。

“那就开始吧!”张静清点头,

本来,武当的升仙仪式,应当是他,或者武当的老高功来举行。

但谁让张静清是师弟升仙之前钦定的仪式的主持者呢?

而且,这次升仙仪式还连带着他继任掌门的仪式,他总不能自己给自己主持吧。

而武当现在……说实话,还真难找出一个有足够威望完成这两件事的人。

张静清是天师,又是小天师的师父,威望和地位都足够,愿意出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他作为升仙仪式和继位仪式的主持,无异于为武当站台,告诉江湖众人,天师府与武当关系莫逆。

即便武圣不在了,要对付武当,也得掂量一下,惹不惹得起。

张静清上前台,略微熟悉了大致的仪轨和流程之后,遍开始引领着一众道士开始了。

张之维坐在下方观看着,整个仪式的基调是庄严、肃穆,但更强调神圣、喜庆甚至荣耀。

这也是道教的一贯风格,不管是真仙去还是假仙去,道士都不会举行世俗意义上的“葬礼”。

但会以符合逻辑的仪式来纪念其修行成就,本质是对“生命超越”的肯定,而非对“死亡”的哀悼,体现了道教“生为顺化,死为归真”的生命观。

张静清主持过不少的升仙仪式,略微了解了一下武当的规则,便已游刃有余,轻车熟路。

演练了两次,张静清挥手解散众人。

一众道士散开,一些年轻时期和张静清有过交际的老道士,过去和张静清叙旧。

而当年张之维初上武当,指点过的那些道士们,则朝他围了过来。

“一别多年,之维道友可是越发的深不可测了啊。”

一个中年道士走过来拜见。

张之维认得这人,这人叫王钟圣,是武当门长的弟子,上次他来武当的时候,曾指点过他。

据周圣说,此人悟性有点差,经常问孙门长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然后被孙门长一巴掌抽飞百米远,从太子岩抽到紫霄宫。

张之维对着他点了点头,“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王钟圣道:“托您的福,上次被您指点过后,挨师父的打的次数都变……变少了。”

说到这,一想到以后都没有师父抽自己了,他突然就有这梗得慌。

“这件事,你魔都的师兄知道吗?”张之维问,他的师兄就是包租公。

王钟圣点头:“我已经通知师兄了,他正快马加鞭的赶过来,估摸着明天就能到。”

张之维点了点头,他有些神经大条,但也看出了王钟圣脸上淡淡的哀伤,便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询问:

“对了,怎么不见周圣?”

这小子竟然不在升仙仪式上,他有点意外。

“小猴子,你哥哥呢?”王钟圣叫来周蒙,询问道。

说起哥哥,周蒙一脸的嫌恶:

“这家伙天天都偷懒,估计又倒骑着驴,瞎溜达到什么地方去偷懒了吧。”

“真是可恶,门长飞升这么大的事,他居然还偷懒。”

“不仅如此,他还把洪音,小卢,小方三人给忽悠走了。”

说起此事,他就恨得牙痒痒。

倒不是想偷懒,而是所有师兄弟里关系最好的几个,偷溜出去竟然不叫他。

“周圣把洪音三人都叫走了……”

张之维眉头一皱,武当三人组……这个配置……很难让人不多想……

正当他要细问,身后两个激动的声音,一前一后的喊道:

“张师兄!!”

“张师兄!”

两个声音都有点熟悉,但一前一后,有些重迭,他一时却没有想起是谁。

扭头一看,三个丰神俊朗,气质绝佳的白衣人缓步而来。